[实用新型]一种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2938.7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4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云 |
主分类号: | B65H20/02 | 分类号: | B65H20/02;B65H23/26;D06H1/0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料 料整平 标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记,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由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我们称之为布料,布料在进行粗制后就被装箱,进行下一步的染色或者使用中,在进行装箱后染色时,需要将折叠或卷曲装箱的布料进行整平,以使染色更彻底,或在特殊使用情况时,需要在布料进行标记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剪裁,现有的布料整平装置仅具有整平效果,无法将两种操作同时进行,不仅增加了工序的繁杂性,还由于人工标记容易出现标记不准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所述的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包含有一过料器和一标记钉,所述的过料器内侧设置有一过料辊,且所述的过料器上方设置有一整平座,所述的整平座包括有一后座和一往复块,所述的往复块中部设置有一卡孔,且所述的往复块上方设置有一上挡块,所述的上挡块下方设置有一下挡块,所述的整平座一侧设置有一支杆,所述的支杆连接有一下压杆,所述的下压杆连接有一受力杆,所述的受力杆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一侧设置有一限速盒,且所述的旋转轴一端设置有一标记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上挡块顶部和下挡块底部间距大于往复块的纵向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往复块为“凸”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受力杆通过连接钮连于旋转轴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下压杆一端两侧均设置为内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标记钉和限速盒之间的旋转轴与限速盒和过料器之间的旋转轴、过料器和连接钮之间的旋转轴的直径呈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使用者将布料压在整平座和过料器中间,此时过料器的过料辊转动,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布料匀速前进,此时布料上安装的凸起物过料时会使整平座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固定的支杆连接的下压杆下压,最终带动旋转到竖直位置的标记钉对布料进行标记,同时后座上的往复块会为下压杆提供一个缓冲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的往复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的往复块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的支杆细节放大图;
其中,
1、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2、过料器;3、限速盒;4、整平座;5、下压杆;6、受力杆;7、连接钮;8、旋转轴;9、标记钉;10、后座;11、卡孔;12、上挡块;13、往复块;14、下挡块;15、支杆;16、过料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布料过料整平标记装置1包含有一过料器2和一标记钉9,该过料器2内侧设置有一过料辊16,且该过料器2上方设置有一整平座4,该整平座4包括有一后座10和一往复块13,该往复块13中部设置有一卡孔11,且该往复块13上方设置有一上挡块12,该上挡块12下方设置有一下挡块14,该整平座4一侧设置有一支杆15,该支杆15连接有一下压杆5,该下压杆5连接有一受力杆6,该受力杆6连接有一旋转轴8,该旋转轴8一侧设置有一限速盒3,且该旋转轴8一端设置有一标记钉9。
该上挡块12顶部和下挡块14底部间距大于往复块13的纵向高度。
该往复块13为“凸”字形结构。
该受力杆6通过连接钮7连于旋转轴8一端。
该下压杆5一端两侧均设置为内凹结构。
该标记钉9和限速盒3之间的旋转轴8与限速盒3和过料器2之间的旋转轴8、过料器2和连接钮7之间的旋转轴8的直径呈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云,未经刘国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2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