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砂加载沉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796.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3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薛冰;田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C02F1/5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沉淀 系统 | ||
1.一种微砂加载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混凝池、二级混凝池和沉淀池,一级混凝池包括第一池体,在第一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器,二级混凝池包括第二池体,在第二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搅拌器,第一池体的顶部连接原水输送管道,在原水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与凝聚剂添加管道连接,第一池体的底部与混凝液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混凝液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池体的下部,第二池体连接高分子助剂添加管道,沉淀池包括第三池体,第二池体的底部与第三池体的顶部连通,在第三池体的内部设置有刮泥浓缩装置,在第三池体的顶部连接有清水输出管道,在第三池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槽,所述集泥槽与污泥输送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砂加载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池体的上部设置有斜管填料,所述清水输出管道与第三池体的连接处位于斜管填料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砂加载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浓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上竖向固定有刮泥棒,在支撑框架的底部水平布设有条形刮泥片,支撑框架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上,第一搅拌轴的顶端连接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砂加载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池体的底部通过混合液回流管道与原水输送管道连通,在原水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进料泵和第一流量计,在混合液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7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