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高空作业平台车采用载荷多点累加的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3058.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赓;王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尔杰(天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空作业平台 采用 载荷 多点 累加 称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作业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空作业平台车采用载荷多点累加的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剪刀式高空作业平台车安装平台称重装置后就可以测量平台上的载荷重量,控制系统根据称量出的载荷重量判断平台是否超重,如果超重,就会切断升降和行驶功能。目前常用的称量方式是通过安装在举升油缸缸筒侧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出的液压压力转换成平台的重量的,这种液压称重装置精度低、校准步骤复杂,校准时通常需要放置不同的载荷并且完全升起反复校准,对场地的空间要求较高。并且油缸上安装传感器的位置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液压油泄漏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高空作业平台车采用载荷多点累加的称重系统,采用安装在平台底部四个角位上的电子称重传感器所测量到的重量的求和来计算平台上的载荷,可以空载校准,不需要举升校准,对场地和空间没有要求,并且测量精度远远高于传统的液压压力测量的方式,无液压油泄漏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高空作业平台车采用载荷多点累加的称重系统,包括电子称重传感器一、电子称重传感器二、电子称重传感器三、电子称重传感器四、信号处理模块、保护盖和平台,
所述平台底部四个角位分别固定安装设有包括电子称重传感器一、电子称重传感器二、电子称重传感器三和电子称重传感器四;所述平台底部中心固定设有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外侧安装设有保护盖。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称重传感器一、电子称重传感器二、电子称重传感器三和电子称重传感器四均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过CAN总线系统与车辆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在平台底部四个角位上的电子称重传感器所测量到的重量的求和来计算平台上的载荷,可以空载校准,不需要举升校准,对场地和空间没有要求,并且测量精度远远高于传统的液压压力测量的方式,无液压油泄漏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子称重传感器一,2-电子称重传感器二,3-电子称重传感器三,4-电子称重传感器四,5-信号处理模块,6-保护盖,7-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空作业平台车采用载荷多点累加的称重系统,如图所示,其包括电子称重传感器一1、电子称重传感器二2、电子称重传感器三3、电子称重传感器四4、信号处理模块5、保护盖6和平台7,
平台7底部四个角位分别固定安装设有包括电子称重传感器一1、电子称重传感器二2、电子称重传感器三3和电子称重传感器四4;平台7底部中心固定设有信号处理模块5;信号处理模块5外侧安装设有保护盖6。
本实施例中,电子称重传感器一1、电子称重传感器二2、电子称重传感器三3和电子称重传感器四4均与信号处理模块5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5通过CAN总线系统与车辆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平台底部的四个角位上分别放置一个电子称重传感器,平台的所有重量全部都作用在这四个传感器上,每一个传感器都可以分配到一定的载荷,这些载荷相加就可以得出总的载荷重量,无论载荷分布在平台的哪个位置,或怎样分布。
本实施例中,使用前可以空载校验,不需要放置配铁,不需要升起;校验结束后可以放置载荷,四个角位上的电子称重传感器实时检测平台的重量,四个传感器测量的数值的总和就是平台上总的载荷重量;信号处理模块实时处理四路传感器的信号,并将计算的载荷重量通过CAN总线传递至车辆控制系统;如果超出系统设定好的额定载荷,则控制系统自动切断车辆的功能,直到平台载荷恢复到额定载荷以下。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尔杰(天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捷尔杰(天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3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