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2005.8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天舒;张梅奎;艾雪伟;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会诊 自动 化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远程会诊分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模式普遍为:下级医院作为申请方,向作为会诊方的上级医院提交会诊请求,同时上传患者病历和相关的检测数据;会诊方根据患者相关情况调度对应的分诊人员并确定分诊时间;然后,分诊时,下级医院组织患者就诊,分诊人员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其实现的网络架构为:在会诊方配置远程会诊平台;申请方配置站点终端设备;不同的会诊人员独立配置分诊终端设备;远程会诊平台分别与站点终端设备和分诊终端设备通信连接,进而实现站点终端设备和分诊终端设备之间的音视频传输,实现远程会诊。
然而,对于现有的远程会诊分诊网络架构,普遍存在以下不足:远程会诊平台通过核心交换机分别与各个站点终端设备和分诊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由于核心交换机负荷较大,因此,核心交换机仅采用普遍的交换机时,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了交换机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包括远程会诊平台、站点终端设备和分诊终端设备;所述远程会诊平台通过核心交换机分别与所述站点终端设备和所述分诊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核心交换机包括:核心处理板、供电电源、串行通讯板、以太网卡、第1光耦隔离器、第2光耦隔离器和壳体;所述核心处理板通过所述第1光耦隔离器与所述串行通讯板连接;所述核心处理板通过所述第2光耦隔离器与所述以太网卡连接;所述核心处理板的供电端子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横向隔热隔板(1),进而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划分为下部空间(2)和上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的容积小于所述上部空间的容积;所述上部空间等间距设置有第1竖向隔热隔板(3)和第2竖向隔热隔板(4),进而将所述上部空间按从左向右顺序,依次分隔为左上空间(5)、中部空间(6)和右上空间(7);所述左上空间(5)、所述中部空间(6)和所述右上空间(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上伞状聚风罩(8)、中部伞状聚风罩(9)和右上伞状聚风罩(10);所述左上伞状聚风罩(8)、所述中部伞状聚风罩(9)和所述右上伞状聚风罩(10)的中心区域分别开设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左上出风口(11)、中部出风口(12)和右上出风口(13);所述左上出风口(11)、所述中部出风口(12)和所述右上出风口(13)分别螺纹连接有左上封头、中部封头和右上封头;所述左上空间(5)、所述中部空间(6)和所述右上空间(7)的底部分别安装左上风盘(14)、中部风盘(15)和右上风盘(16);
所述左上空间(5)的主体区域安装所述供电电源;所述中部空间(6)的主体区域安装所述核心处理板;所述右上空间(7)的主体区域安装所述串行通讯板、所述以太网卡、所述第1光耦隔离器和所述第2光耦隔离器;
所述下部空间(2)安装有风机(17);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排风管道分别与所述左上空间(5)、所述中部空间(6)和所述右上空间(7)的对应风盘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在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温度控制器的第1输出端通过风扇驱动器与所述风机连接;温度控制器的第2输出端与温度报警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从而保证核心交换机可靠工作。还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多样的优点,更利于实现远程会诊分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会诊自动化分诊系统,包括远程会诊平台、站点终端设备和分诊终端设备;远程会诊平台通过核心交换机分别与站点终端设备和分诊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因此,在远程会诊平台的调度下,实现站点终端设备和分诊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进行视频音频通话等,实现远程会诊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2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电子病历书写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网信息运维安全审计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