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苯甲醇粗品脱水脱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1570.8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汤烜;李志涛;危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D21/02;C07C29/76;C07C33/22;C07C29/7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品脱 脱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苯甲醇粗品脱水脱盐装置。
背景技术
苯甲醇是制备染料的溶剂和合成香料的混合剂,广泛用于香料、造纸、制药和印染等行业。目前国内生产苯甲醇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氯化苄、纯碱和水在100℃下反应,反应制得粗品醇,粗品醇中含水含盐,所以在精馏过程中出水会夹带出一部分苯甲醇,同时析出的固盐会富集在加热盘管上影响精馏效率不仅单釜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操作繁琐,无法实现连续精馏,对后续成品出来也带来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甲醇粗品脱水脱盐装置,以解决大规模苯甲醇生产成本高、单釜效率低、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氯化苄生产安全取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苯甲醇粗品脱水脱盐装置,包括脱水脱盐釜,其特征是所述脱水脱盐釜顶部设置有塔节,所述塔节顶部设有排水管,所述脱水脱盐釜底部设置有锥形槽,锥形槽底部设有排盐口,所述脱水脱盐釜上部设置有循环入料口,脱水脱盐釜下部设置有循环出料口和成品出料口,所述脱水脱盐釜的循环入料口还与换热器的顶部出料口连接;换热器的底部入料口与强制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强制循环泵的输入端与脱水脱盐釜的循环出料口连接;所述脱水脱盐釜的成品出料口还与磁力泵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塔节内设有陶瓷波纹规整填料。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侧部分别设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苯甲醇粗品脱水脱盐装置能将粗醇中的水和盐完全脱除,并且操作简单,脱出的水冷却后回用于生产,脱出的盐定期排放回制盐车间制备工业盐,经过该装置预处理后的粗醇再精馏可大幅降低精馏出料时间,大大提升单釜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解决传统工艺的弊端。并且为连续精馏提供合格原料,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一种苯甲醇粗品脱水脱盐装置,包括脱水脱盐釜1,脱水脱盐釜1顶部设置有塔节2,塔节2顶部设有排水管22,塔节2内设有陶瓷波纹规整填料21。脱水脱盐釜1底部设置有锥形槽3,锥形槽3底部设有排盐口31。脱水脱盐釜1上部设置有循环入料口11,脱水脱盐釜1下部设置有循环出料口13和成品出料口12,脱水脱盐釜1的循环入料口13还与换热器4的顶部出料口43连接;换热器4侧部分别设有蒸汽进口41和蒸汽出口42。换热器4的底部入料口44与强制循环泵5的输出端连接;强制循环泵5的输入端与脱水脱盐釜1的循环出料口13连接;脱水脱盐釜1的成品出料口12还与磁力泵6的输入端连接。
在减压条件下,含盐水苯甲醇粗品通过换热器4换热后输送至脱水脱盐釜1,在强制循环泵5外循环加热环境中在脱水脱盐釜1内脱水,减压0.07MPa至0.09MPa之间,釜温控制80℃~100℃,水通过塔节陶瓷波纹规整填料21脱出后由排水管22排出,冷却后回用于生产。析出的固体盐沉降于脱水脱盐釜底部锥形槽3内,定期排放回制盐车间制备工业盐。其中塔节陶瓷波纹规整填料21,型号为700Y。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采取连续运行方式,含盐水苯甲醇粗品按设定流量进入脱水脱盐釜1,脱水脱盐完后的苯甲醇粗品通过磁力泵6转出,转出流量与脱水脱盐釜1液位连锁,始终保持釜内液位在1/2处。通过此设备预处理后,能将苯甲醇粗品中的水分从5%~7%降至0.1%~0.2%,粗品中的盐可脱去99%。解决了传统工艺的弊端,大幅降低精馏成本,提升精馏效率,为连续精馏提供合格原料,完全适用于年产几万吨大规模苯甲醇生产。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1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NS3并行仿真的网络分割优化算法
- 下一篇:一种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