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侧围板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0001.1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7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梦恬;仇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万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32291 | 代理人: | 周晓东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侧围板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制作汽车侧围板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不同位置的侧围板形状有差异,参见图1中由第一边界4围成的侧围板零件一的形状与第二边界6围成的侧围板零件二的形状,两种侧围板零件的形状略有差异,例如两个零件一端都被冲压切割为V字形,但是V字形的弧度以及长度都有差异。针对不同形状的侧围板加工,现有的加工方案是对每一种侧围板零件分别使用一套专用的冲压模具加工,导致多套冲压模具生产成本高。侧围板零件加工时,需要在一块长方形的料板上加工成型,最后将不需要的部位全部切掉。参见图1中两种侧围板零件形状,两种零件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在一块较大面积的料板上冲压加工,尤其是V字形部分,需要切掉大量的边角余料,造成了料板的浪费,增加了零件的生产成本,而且不对称的外形导致拉深力分布不平衡,导致局部过薄或者不足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不同形状的汽车侧围板需要不同的冲压模具冲压,以及料板浪费,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的冲压模具,降低模具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料板的使用率,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侧围板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托料组和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底部为下模座,下模座中央位置安装凸台,凸台顶部安装有凸模,凸模包括第一边界所围区域内的零件一凸模,以及第二边界所围区域内的零件二凸模;所述托料组包括托料模,托料模中央开孔,孔的形状与凸模形状配合;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座,上模座中间安装凹模,凹模包括零件一凹模和零件二凹模,凹模形状与下模座的凸模形状相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零件一凸模的V字形一端为零件一V部,零件二凸模的V字形一端为零件二V部,零件一V部和零件二V部相对且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将两种形状有差异的汽车侧围板的冲压模具设置在一套模具上,通过一次冲压同时成型两个侧围板零件,降低模具生产成本,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将两种汽车侧围板V字形部分的模具合理交叉设置,侧围板所需料板面积远小于分别加工时所需料板面积之和,有效提高料板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塑性变形力分布更加平衡均匀,拉深效果好,产品质量更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料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凸台;3、零件一凸模;31、零件一V部;4、第一边界;5、零件二凸模;51、零件二V部;6、第二边界;7、托料模;8、上模座;9、零件一凹模;10、零件二凹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侧围板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托料组和下模组。如图1所示,下模组底部为下模座1,下模座1中央位置安装凸台2,凸台2顶部安装有凸模,凸模包括第一边界4所围区域内的零件一凸模3,以及第二边界6所围区域内的零件二凸模5,零件一凸模3的V字形一端为零件一V部31,零件二凸模5的V字形一端为零件二V部51,零件一V部31和零件二V部51相对且交叉设置。如图2所示,托料组包括托料模7,托料模7中央开孔,孔的形状与凸模形状配合。如图3所示,上模组包括上模座8,上模座8中间安装凹模,凹模包括零件一凹模9和零件二凹模10,凹模形状与下模座1的凸模形状相配合。
冲压模具准备工作时,上模组、托料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装配,待加工的料板位于上模组和下模组中间。冲压模具开始冲压后,冲头带动上模组向下运动,当上模组接触到料板后继续向下运动并与下模组接触,上模组继续向下运动使凹模与凸模配合冲压料板拉深成型出侧围板的曲面形状。冲压完成后,冲头带动上模组向上运动,同时托料组在底部弹簧的驱动下向上运动,托料模7的边框推动侧围板脱离凸模。最后将冲压成型的料板转移到下一步工序,经过其他切断工序,一块料板最终被切断成为两个成型的侧围板,加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模具可以同时制作两种不同形状的侧围板,省去一套模具,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由于将V型缺口相对且交叉设置,故塑性变形力分布更加平衡均匀,拉深效果好,产品质量更优。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万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万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加强板总成连续模
- 下一篇:油底壳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