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存储式漏失位置判识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1498.0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东;王传富;周守菊;卜凡康;周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117 | 分类号: | E21B47/117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漏失 位置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式漏失位置判识仪器。
背景技术
准确判断漏层位置是堵漏技术中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国外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运用水动力学方法和借助仪器测试的方法来研究漏层性质。目前多采用仪器测试法确定漏层位置,如声波测试仪、井温测试仪、涡流测试仪、放射性示踪仪、噪声法、传感器测量法等。目前,国外广泛应用的是温度与噪声方法,也正积极发展其它的一些漏层测量技术,包括:热线测井、压力变频器测井、自动侧漏技术等。这些技术尚不完善,所有这些测量都需要相当数量的钻井液泵入井内并漏入地层,有时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也非常困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漏层测量仪器,这些仪器大多是借助于流体动力学的原理研制的,它要么将漏失发生时流体流动转化成膜片的位移进行测量,要么借鉴涡轮流量计测量原理进行流量测量。但部分仪器设计过于复杂,操作程序繁琐,可靠性差,数据重复性差。针对井下相对安全,不存在坍塌和井控风险的漏失,适合采用一些简单易于操作,可靠性高的仪器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电池供电和存储的方式保证仪器运行和数据存储,可接在钻杆上,利用钻杆推送的方式下入井下,利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对漏失层位进行确定的存储式漏失位置判识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存储式漏失位置判识仪器,包括钻杆接头、流量测量短节、压力测量短节、扶正器、数据存储短节和引导头、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被安置在数据存储短节内构成数据存储及电池短节,钻杆接头、流量测量短节、压力测量短节、扶正器、数据存储及电池短节和引导头依次相连构成整体结构。
上述方案还包括:
所述的流量测量短节为涡轮式流量测量短节。
涡轮式流量测量短节前、后分别设有两个钻井液进、出孔道。
压力测量短节带有沟槽,压力传感器被设置在沟槽内。
存储式漏失位置判识仪器使用时,采用钻杆推送的方式把仪器放入井下,针对裸眼井段进行上提下放操作,反复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进行存储,测量完成后,上提起出仪器,可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确定漏失发生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对井下相对安全,不存在井控风险的各种漏失,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优势。
②采用压力和流量两种方式进行分析比对数据,测量精度较高。
③仪器结构简单,易于保养,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存储式漏失位置判识仪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对存储式漏失位置判识仪器实施过程进行说明。钻杆接头1与流量测量短节2相连,流量测量短节2与压力测量短节3相连,压力测量短节3与扶正器4相连,扶正器4与数据存储及电池短节5相连、数据存储及电池短节5与引导头6相连。
所述的流量测量短节优选涡轮式流量测量短节。涡轮式流量测量短节前、后分别设有两个钻井液进、出孔道。
压力测量短节带有沟槽,压力传感器被设置在沟槽内。
发生漏失后,卸下钻具钻头,将仪器接在钻杆上,利用下钻方式将仪器放入井下,针对裸眼井段进行上提下放操作,反复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进行存储,测量完成后,上提起出仪器,可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确定漏失发生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1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检测车用图像采集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钻井液漏失位置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