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6723.1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湛;程世勇;温真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清河东路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建设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一种国家倡导的城市雨水和洪涝的管理概念,其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且在需要时将雨水排出的一种系统。
其中透水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透水砖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砖头无异,但在运用中却能像海绵一样,能渗水、会“呼吸”,而且它是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化变废为宝得来的,大量采用透水性材料铺筑各种场地和路面是我国乃至世界道路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举措之一。
但是,铺就的透水砖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位于透水砖底下的地基容易被挤压下陷,使得透水砖与地基之间存在空隙,造成透水砖的松动,不利于人们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具有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底锥,所述底锥的形状呈尖端朝下的锥状,所述底锥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球形的加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透水砖时,将砖体铺设在地基上的同时,使底锥插进地基内,增大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和深度,使得砖体与地基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并且地基对底锥产生横向的压力,在底锥与地基之间产生竖向的静摩擦力,在因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挤压下陷,使得透水砖与地基之间存在空隙,并且行人从该透水砖上踩过时,由于底锥对砖体的支撑所用和底锥与地基之间的静摩擦力,减少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设置了球形的加强件后,进一步增大了砖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而且球形的加强件在地基的包裹下增大了地基在竖直方向对砖体的作用力,进步一减少了透水砖发生松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砖体设置有储水孔,所述储水孔横向贯穿砖体相对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地面吸收雨水的能力是有限的,在雨势过大时,地面会存在不能及时吸收全部雨水的情况,而多余的雨水将会漫过实心的透水砖,对行人的行走造成不便,在设置储水孔后,多余的雨水可以暂存在储水孔内,提高透水砖的储水能力,并且砖体之间贯穿砖体的储水孔相互连通,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储水能力。
优选的,所述砖体的4个侧边均贯穿设置有储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储水孔,进一步提高透水砖的储水能力。
优选的,所述砖体的一对相邻的侧边各向外凸出形成有定位块,所述砖体的另一对相邻的侧边个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槽,两两相连的所述砖体之间的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和定位块的插接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在铺设透水砖时定位透水砖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即可实现相邻的透水砖之间的对其,提高透水砖的铺设效率。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梯形,且远离砖体的的一边为下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定位块与定位槽在插接配合的同时实现卡接配合,对相互连接的砖体产生横向的卡接配合关系,减少相互连接的砖体发生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情况,提高透水砖的稳定性,并且在梯形的定位块和定位槽的插接配合下,减少相互连接的砖体之间发生晃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砖体每一侧的定位块或定位槽的数量大于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透水砖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砖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为雨水的下渗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提高地面吸收雨水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中的绿化带
- 下一篇:一种城市用地面导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