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床式煤气发生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8637.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沈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通力工业电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煤气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生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流床式煤气发生炉。
背景技术
煤气发生炉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煤气的设备,常用的煤气发生炉有固定床煤气发生炉、流化床煤气发生炉、气流床煤气发生炉,其中,气流床煤气发生炉是以煤粉或者煤浆为原料生成煤气,气流床煤气发生炉在使用时将气化剂(氧气和水蒸气)夹带着煤粉或者煤浆通过喷嘴送入气流床煤气发生炉内,煤粉或者煤浆在炉内的高温和气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煤粉或煤浆燃烧后形成的煤焦在高温作用下气化生成含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煤气和液体的熔渣,煤粉或者煤浆燃烧后形成的其他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迅速分解。因此,气流床煤气发生炉的整个使用过程中,炉内的温度都很高,为了保证气流床煤气发生炉的安全使用,对气流床煤气发生炉进行降温和隔热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床式煤气发生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流床式煤气发生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炉体,所述炉体是由炉身和炉底组成,所述炉身位于炉底的上方,所述壳体和炉体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壳体上方设有壳盖,所述壳盖上方设有料仓,所述料仓下方左右两侧均设有分料管,且分料管贯穿壳盖延伸至炉身内部,所述料仓和分料管连接处设有加料阀,所述壳体左侧壁上方设有氧气进口,所述氧气进口下方设有水蒸气进口,所述壳盖左端上方设有点火口,所述壳体下方左右侧壁均设有搭板,所述搭板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下方设有支撑底座,所述炉底下方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下方设有灰盒,且灰盒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灰盒左侧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右侧设有送风管,且送风管连接排渣管,所述支撑底座上方左右两侧均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一侧从上至下均匀设有分流管,且分流管贯穿至夹层内,所述壳体右侧上方设有煤气出口。
优选的,所述水箱和水管连接处设有抽水泵。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壳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方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部均匀环绕的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槽上设有密封软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右侧下方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方设有收水箱,所述出水管和收水箱之间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气流床式煤气发生炉,通过向炉体内部加入煤粉原料,水蒸气和氧气,利用点火口进行点火,此刻煤粉原料在炉体内部迅速燃烧,产生煤气,煤气可通过煤气出口排出,进行收集,煤渣通过排渣管落入到灰盒内部,其中在煤气释放完后,可打开抽水泵,向壳体和炉体内部的夹层内放入冷却水,可对气流床煤气发生炉进行降温,从而保证了炉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水箱、3支撑腿、4水管、5抽水泵、6搭板、7分流管、8水蒸气进口、9氧气进口、10壳盖、11螺栓、12点火口、13料仓、14加料阀、15分料管、16夹层、17壳体、18煤气出口、19炉身、20炉底、21炉体、22送风管、23排渣管、24灰盒、25出水管、26阀门、27收水箱、28螺纹孔、29密封槽、30封软垫、31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通力工业电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明光市通力工业电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8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掺烧可燃物的气化系统
- 下一篇:高效热能回收携带流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