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式红外电子医用温度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7643.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益福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红外 电子 医用 温度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温度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加热式红外电子医用温度计结构。
背景技术
量测体温可以判断是否有发烧现象,体温量测分为腋温、耳温、额温、舌下温、肛温等等,其中腋温、舌下温、肛温皆使用水银温度计或电子体温计测量。电子体温计为家庭常备的医疗用品,但其需要较长的量测时间,而耳温枪及额温枪则可快速在几秒内完成量测,因而得到较广的使用。
电子体温计的测量头与人体接触后温度上升,待测量头的温度稳定后,通过其物理参数的变化可以得出人体的温度。一般而言,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需要的时间为几秒至十几秒,能够较为快速测得体温。但是,由于测量头所具有的质量和比热容,测量头的温度无法立即由室温改变为人体温度,这就造成电子体温计有一定的时间响应,在低温(10~16度)的温度准确度不高,测量较慢而且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式红外电子医用温度计结构,具备提高测量温度的准确度、提高产品在低温的温度准确度以及提高产品快速测温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式红外电子医用温度计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焊接有发热式元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上开设有三组直径相同的圆孔,其中三组的圆孔分别贯穿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还设有第四引脚,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和第四引脚连接在发热式元器件的两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内部设有以单片机MCU 为核心的检测电路,所述单片机MCU所在的电路和发热式元器件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式元器件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电热丝致使发热的元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式元器件嵌于/贴于散热器表面及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电源的正极,第三引脚电连接电源的负极,第三引脚和电源的负极之间串联有发热式元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电连接有热敏电阻PTC,第四引脚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式元器件还可以胶粘于温度传感器上,或者在温度传感器内部放置加热器件,或者在温度传感器周边引用加热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加热式红外电子医用温度计结构,在温度传感器的表面或四周增加发热式元器件,通过发热式元器件本身的环境温度热敏电阻的信号来驱动单片机MCU对发热式元器件的加热时间与电流的控制,让温度传感器在固定的环境温度16度以上工作,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干扰,从而达到提升被测物体温度的准确度和解析度,提高产品在低温10~16度的温度准确度,达到提高产品快速测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MCU和发热式元器件的连接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所在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所在的电路图。
图中:1-温度传感器;11-圆孔;2-第四引脚;3-第一引脚;4-第三引脚;5-第二引脚;6-导线;7-发热式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益福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益福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7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礼盒(纯真年代)
- 下一篇:番茄酱罐(西部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