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4462.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云;薛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组合 钢板 幕墙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作为一种轻盈美观的围护结构,被广泛应用。许多建筑师为追求通透宽敞的视觉效果或某种建筑功能的需求,往往将楼层间跨度做的很大,而常用截面形状的铝合金立柱,其强度和挠度不易满足安全规范要求,因此会通过采用增大铝合金立柱的截面尺寸或改用钢龙骨的方式来解决,存在以下问题:(1)增大铝合金立柱的截面尺寸,在视觉效果方面会使铝合金立柱与整体建筑不协调,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效果;而且,在加工生产上,需要型材厂家具备能挤压出所需截面尺寸的型材的能力,成本高昂,不经济实用。(2)单独矩形钢龙骨做立柱,方钢管的表面喷涂效果较差,容易起皮脱落,削弱截面受力,影响整体质量;另外,其用钢量比较大,采购及加工成本都比较高,且大跨度幕墙方钢管的截面通常都比较大,构件自重大、施工难度较大,且难以较好的满足通透敞亮等视觉空间效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减小了大跨度玻璃幕墙龙骨的截面尺寸,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建筑内部空间,提升了建筑内部通透感官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包括玻璃幕墙、若干排扣置在玻璃幕墙内外侧上下拼接的立柱组件和左右拼接的横梁组件,所述立柱组件包括铝合金立柱和组合钢立柱;所述组合钢立柱包括两块竖向间距设置的钢肋板,两块所述钢肋板的后端间隙夹持有钢夹板一,其前端间隙夹持有钢夹板二,所述钢夹板二的向外延伸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铝合金立柱上;
所述铝合金立柱的上位铝合金立柱与下位铝合金立柱上下拼接,通过密封胶粘接;所述组合钢立柱的上位组合钢立柱与下位组合钢立柱上下拼接,在拼接处内部夹持焊接有起连接和加固作用的钢夹板三,通过多个螺栓加固。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钢肋板与所述钢夹板一、钢夹板二之间焊接固定;所述钢夹板二与铝合金立柱之间垫设有硬质橡胶垫块;所述钢肋板与铝合金立柱之间填充有用于密封的泡沫棒和硅酮耐候密封胶。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铝合金立柱包括扣置在玻璃幕墙内侧的转接立柱和扣置在玻璃幕墙的外侧、连接在所述转接立柱外端的副框;所述副框外端设有U型槽,内置LED灯带的灯罩上的两个限位卡板插置在U型槽内,通过螺栓固定在副框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铝合金立柱上的铝合金横梁和钢板横梁,所述钢板横梁穿过铝合金立柱的切口、焊接在夹持于铝合金立柱内的组合钢立柱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螺栓为平头螺栓。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钢夹板一、钢夹板二的厚度比钢肋板的厚度厚。
作为优选方式,两块所述钢肋板的厚度分别为15mm,其长度为330mm;所述钢夹板一和钢夹板二的厚度为20mm;所述钢夹板三的厚度为20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组合钢立柱的外表面经过氟碳喷涂处理。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与现有设计相比,其优点在于:首先,铝合金立柱与组合钢立柱的结合使用,既能保证立柱组件的强度和挠度,满足大跨度玻璃幕墙立柱的受力安全性能要求,又能使大跨度玻璃幕墙外观效果轻巧美观、通透宽敞;其次,立柱组件更轻便,有效降低了大跨度玻璃幕墙龙骨的施工难度,提升安装效率;再者,立柱组件取材容易、更加经济环保。
进一步地,设置钢板横梁以加强玻璃幕墙龙骨体系的侧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的横剖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钢立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的竖剖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的竖剖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组合钢板肋幕墙构造的横剖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如下:
1-铝合金立柱、2-组合钢立柱、3-铝合金横梁、4-钢板横梁、11-转接立柱、12-副框、21-钢肋板、22-钢夹板一、23-钢夹板二、24-钢夹板三、25-平头螺栓、121-U型槽、122-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4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