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咬颌叉、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及咬颌测量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246.3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0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忻英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绵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A61F5/5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西乡街道兴业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颌叉 测量 主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咬颌叉、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及咬颌测量尺。
背景技术
口腔矫治器(又称为下颌前移装置、止鼾器等)治疗打鼾症的原理是通过辅助下颌相对于上颌前伸,防止因舌和喉部软组织在睡眠期间向气道塌陷引起的气道阻塞。下颌相对于上颌的前伸量过大时,颞颌关节会出现不适,前伸量过小时,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是口腔矫治器在制造过程中多采用个性化定制的原因之一。因此,准确测量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的舒适前伸量是口腔矫治器个性化定制的关键。咬颌测量尺(简称测量尺)的主要作用就是测量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的舒适前伸量,为口腔矫治器的个性化定制提供参考。
咬颌测量尺的主要部件包括咬颌叉和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咬颌叉通常作为一次性耗材使用,而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则会被重复利用。生产过程中咬颌叉和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通常是单独生产。为了提高咬颌叉和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的适配性,咬颌叉的尺寸会留出一定的余量,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另外的一个问题:咬颌叉与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之间会存在较大的缝隙,在测量过程中,咬颌叉会晃动,影响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咬颌测量尺在使用过程中,因咬颌叉晃动导致的测量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咬颌叉,包括咬叉、上切牙限位装置、咬颌叉杆和第一限位装置;所述咬叉设置在所述咬颌叉杆的一端;所述上切牙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咬叉和咬颌叉杆连接处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咬颌叉杆上;所述咬叉、上切牙 限位装置、咬颌叉杆和第一限位装置采用一体成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为凸棱或者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与上述咬颌叉配套使用的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定位杆;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导槽;所述定位杆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导槽内,并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通道;所述通道用于活动设置所述咬颌叉;所述上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配合防止所述咬颌叉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为凸棱或者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手持装置,用于拿捏所述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装置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装置上设置有凹位,用于与手指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装置上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凹位上设置有防滑结构,用于防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咬颌测量尺,包括上述咬颌叉和上述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所述咬颌叉通过所述通孔活动设置于所述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咬颌叉和咬颌测量尺主体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两者配合,使得咬颌测量尺在使用过程中咬颌叉不易晃动,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某些优选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还包括:通过在咬颌叉杆上设置凸棱,可以加固所述咬颌叉杆,防止咬颌叉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
又一些优选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上设置手持装置,可以方便手持咬颌测量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咬颌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咬颌测量尺主体装置中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咬颌测量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考图1-3,本实施例中的咬颌叉1包括咬叉11、咬叉通孔12、咬颌叉杆14、凸棱15、指示端16和上切牙限位装置,其中上切牙限位装置包括上切牙钳13、中线指标17、上切牙槽18。
咬叉11,设置于咬颌叉杆14的一端,用于放置咬颌牙印的硅橡胶,咬叉11的宽度为8mm。
在某些实施例中,咬叉11的宽度还可以为6mm或者10mm。
咬叉通孔12设置于咬叉11上,用于固定上述硅橡胶,防止其在咬颌牙印过程中滑动。
上切牙钳13设置于咬叉和咬颌叉杆14连接处的一侧,用于限定上切牙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绵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绵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