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745.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宋雪峰;王玉强;丁志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02 | 分类号: | F04C18/02;F04C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31282 | 代理人: | 钟宗,王宁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用涡旋压缩机具有以下特点和不足:
基本都是卧式结构,即轴系传动机构与泵体为横向安装。相对于立式压缩机,卧式压缩机的缺点是压缩机内部不易形成平稳的润滑油池,油内循环利用和润滑的难度大,压缩机的排油量大,并且如有固体杂质进入压缩机内,杂质很容易随着制冷剂流入泵体内造成泵体零件的损伤。涡旋压缩机中存在多个摩擦副,在涡旋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如果多个摩擦副无法得到有效的润滑,长时间工作后,摩擦副很容易出现摩擦损伤,降低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用的电动压缩机,其可以实现上支架的键槽和防自转机构的键之间的润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及动涡盘;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一偏心曲轴,联接到所述电机机构的电机转子以传递旋转力,所述偏心曲轴包括一长轴部,所述长轴部的第一端设有一偏心销孔,第二端设有一偏心销,所述长轴部与所述偏心销之间还设有一肩台部,所述偏心曲轴内部具有一轴向贯通的通油孔;一泵油缸,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泵油缸形成有泵油腔,所述泵油缸还设置有吸油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一油池,所述吸油孔联通所述泵油缸和油池;一油泵,设置于所述泵油腔内;一贯通的油泵轴,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油泵和所述偏心曲轴,联通所述油泵与所述偏心曲轴的通油 孔;上支架,与所述静涡盘的低压侧连接固定;防自转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动涡盘之间,所述防自转机构设置有朝向所述上支架的第一键和朝向所述动涡盘的第二键,所述动涡盘背向所述静涡盘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防自转机构的第二键在其中滑动的第一键槽;所述上支架朝向所述静涡盘的一侧设置有互相联通的凹腔、第二键槽及沉孔,所述沉孔与所述偏心曲轴的肩台部形成一可容纳润滑油的第一油池;所述凹腔环绕所述沉孔,一环状凸台位于所述凹腔和所述沉孔之间,所述凹腔形成一可容纳润滑油的第二油池;所述第二键槽供所述防自转机构的第一键在其中滑动,所述第二键槽贯通环状凸台并联通所述凹腔和所述沉孔,使润滑油可从所述第一油池流向所述第二油池,以在所述第一键和所述第二键槽之间、所述第二键和所述第一键槽之间润滑;其中,所述电机机构、油泵均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低压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可以实现上支架的第二键槽和防自转机构的键之间的润滑,并进一步利用各个部件的油路设置实现润滑油对各器件摩擦副的润滑。
2)压缩机的润滑油池位于底部而吸气、压缩及排气腔位于顶部,与卧式结构压缩机相比更容易实现压缩机内制冷剂流通与油循环路径的隔离,结合挡油罩可进一步降低润滑油随制冷剂流出压缩机的几率,提高压缩机内油的利用率。
3)采用立式结构,压缩机内部可形成平稳的润滑油池,润滑油内循环利用和润滑的难度小,压缩机内各部件不容易产生摩擦损伤。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
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
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
图10为图9的D-D剖面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
图12为图11的E-E剖面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架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心曲轴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5的Q-Q剖面图。
图17为图14的局部视图M。
图18为图14的局部视图L。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支架的立体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内部部件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