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压铸的金属液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8907.3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华兴龙;华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县龙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30 | 分类号: | B22D17/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铸 金属 液上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压铸的金属液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
压铸作为一种先进的有色合金精密零部件成形技术,适应了现代制造业中产品复杂化、精密化、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的要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随着压铸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压铸产品的应用范围在现有基础上仍将不断扩大。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压铸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由于压铸所用的材料为熔融状的金属液,具有高温,采用人工上料时,由于熔融状金属液的高温对人员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人工上料时有间断性,不能保证铸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压铸的金属液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压铸的金属液上料装置,包括立柱、箱体、支撑机构、执行机构、摆臂、拉升电机、拉索、料勺,所述立柱为可调的,其上端的托板上连接箱体,箱体正面的立板左上侧连接执行机构,其右下侧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的拉杆上端活动连接摆臂上端,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上端活动连接摆臂的中间,所述摆臂的下端活动连接料勺,所述摆臂的上端部设置拉升电机,拉升电机的转轴连接辊筒,辊筒上缠绕拉索,拉索另一端连接料勺的拉孔。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立柱由底板、加强板、底柱、上柱、腰孔、托板组成,所述底板上连接底柱,底柱上端套接上柱,底柱和上柱的重叠部分设有对通腰孔,并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所述上柱的上端连接托板,所述底柱与底板间以及上柱与托板间均设置有加强板。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机构由步进电机、顶杆、下转柱、支撑杆组成,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箱体内,其转轴贯穿立板后套接顶杆下端,顶杆上端活动连接支撑杆的中间,支撑杆的左端活动连接下转柱,下转柱连接在箱体的正面立板的外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执行机构由电机、拉臂、上转柱、拉杆组成,所述电机安装在箱体的左侧,其转轴贯穿立板后套接拉臂下端,拉臂上端活动连接拉杆中间,拉杆下端活动连接上转柱,下转柱连接在箱体的正面立板的外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摆臂还包括导孔,所述摆臂的一侧设有导孔。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通过螺栓将支柱的高度调节恰当,并且将盛有融熔状的金属液的料槽置于料勺下方,此时启动执行机构的电机,其转轴带动拉臂顺时旋转一角度,拉杆在摆臂的重力下向下降落,料勺进入到料槽内取金属液,然后启动支撑机构的异步电机,并带动顶杆摆动一角度,使料勺上口保持水平后,再启动电机进行反转,带动拉臂逆时旋转一角度,拉动拉杆摆动来带动摆臂上移,以提高料勺后,启动拉升电机,松开拉索,使料勺倾倒金属液落到压铸机的料斗内,如此反复操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思路新颖独特,由机械上料替代人工上料,劳动效率提高,同时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另外机械上料频率固定,上料周期稳定,提高了压铸的持续,铸件的合格品率上升,为企业提高收益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压铸的金属液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用于压铸的金属液上料装置,包括立柱1、箱体2、支撑机构3、执行机构4、摆臂5、拉升电机6、拉索7、料勺8,所述立柱1为可调的,其上端的托板106上连接箱体2,箱体2正面的立板左上侧连接执行机构4,其右下侧连接支撑机构3,所述执行机构4的拉杆404上端活动连接摆臂5上端,所述支撑机构3的支撑杆304上端活动连接摆臂5的中间,所述摆臂5的下端活动连接料勺8,所述摆臂5的上端部设置拉升电机6,拉升电机6的转轴连接辊筒,辊筒上缠绕拉索7,拉索7另一端连接料勺的拉孔8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县龙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霍山县龙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8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模前挡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低压铸造的升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