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板沉淀池均匀配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2974.6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5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伟;黄俊鹏;骆子君;吴国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江门创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222 | 代理人: | 李乃哲,王建华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均匀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地涉及斜板沉淀池配水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沉淀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自来水厂常用的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含有的悬浮固体或胶体污染物,其工艺流程一般为 :污水先进入絮凝混合池,通过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与混凝剂及助凝剂充分混合,之后进入混凝反应池进行反应,悬浮物或者胶体污染物在药剂作用下凝聚成较大悬浮物 ( 矾花 ),最后絮体与废水一起进入沉淀池进行沉降,去除絮状物,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并排除清水和污泥。目前现有的斜板沉淀池通常是长方形水池,污水从短边一侧出水,沿着池长边方向水平流动和上升流动,因此污水流量被分流,前后排的流速不均匀,流量差别大,导致布水不均匀,影响沉淀效果,沉淀不均匀造成前排的排泥口堵塞,导致反泥现象,为了解决布水不均匀,提高沉淀效果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均匀布水、提高沉淀效果的斜板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板沉淀池均匀配水系统,实现布水均匀,提高沉淀效果,使沉淀物均匀沉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
斜板沉淀池均匀配水系统,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其至少由斜板、中心导流室以及进水管组成,所述斜板分为第1级至第N级的多级斜板组,其中N为自然数,多级斜板组以中心导流室为中心向外逐层分布,斜板组的斜板间距由内向外增大。
其中,所述的第1级斜板间距为55mm~65mm。
其中,所述的第1级斜板间距为60mm。
其中,所述的第2级斜板间距为75mm~85mm。
其中,所述的第2级斜板间距为80mm。
其中,所述的第3级斜板间距为95mm~105mm。
其中,所述的第3级斜板间距为100mm。
其中,所述中心导流室通过进水管与池体连接,设在池体内部中以及第一级斜板中央位置,其包括导流筒、整流挡板及配水孔,整流挡板纵向分布地连接在导流筒内壁上,导流筒底部不贯通并且其底壁均匀地设有多个用于均匀分布水流的配水孔。
其中,所述进水管分为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设有用于扩散缓冲管口处水流的喇叭管,喇叭管管口低于导流筒筒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现新型通过采用不同间距的斜板,减少了前端斜板通过的水量,增加了后端斜板通过的水量,使得每一级斜板通过的水量趋向均匀,从而提高布水的均匀性,使沉淀物均匀地沉淀在各个排泥斗中,克服了背景技术里沉淀池布水不均匀,沉淀效果差,容易堵塞等弊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现新型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现新型的剖面图。
图1与图2中:1.第1级斜板、2.第2级斜板、3.第3级斜板、4.池体、5.中心导流室、6.进水管、7.导流筒、8.整流挡板、9.配水孔、10.喇叭管、11.周边出水堰槽、12.排泥斗、13.穿孔排泥管、1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斜板沉淀池均匀配水系统,包括池体4,其特征在于:其至少由斜板、中心导流室5以及进水管6组成,所述斜板分为第1级至第N级的多级斜板组,其中N为自然数,多级斜板组以中心导流室5为中心向外逐层分布,斜板组的斜板间距由内向外增大。其中,第1级斜板1间距一般为55mm~65mm,经过发明人多次试验第1级斜板1的间距最优为60mm;所述的第2级斜板2的间距一般为75mm~85mm,经过发明人多次试验所述的第2级斜板2的间距最优为80mm;所述的第3级斜板3的间距一般为95mm~105mm,经过发明人多次试验所述的第3级斜板3的间距最优为100mm。采用不同间距的斜板是为了使在不同上升流速以及流量的情况下,间距越小的斜板上升水流通过的阻力越大,间距越小的斜板设在前端能减少通过的水量,反之则能增加后端斜板通过的水量,使得每一级斜板通过的水量趋向均匀,从而提高配水的均匀性并使沉淀物能均匀沉淀在各个排泥斗12中。
其中,所述进水管6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一端设在斜板组的下方连通至池体4外部,出水口通过中心导流室5的导流筒7下部垂直延伸至上部,垂直放置在导流筒7的中心,进水管6通过进水口排入与混凝剂及助凝剂充分混合发生反应的污水;其中,为了使污水从出水口出来后能够缓冲水流并向四周扩散均布,出水口设有喇叭管10,喇叭管10管口低于导流筒7筒口并淹没在水面下,淹没深度为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2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度沉淀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沉淀池池底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