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双肺两用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9502.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2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明;王媛媛;李红玉;郑德旺;胡荣;程冰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明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囊 腔内 上套 气管导管 外壁 本实用新型 充气管 内壁套 供氧 管体 医疗器械领域 孔洞 管体远端 套囊充气 医疗救治 依次设置 管体壁 单肺 内腔 密封 通气 堵住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双肺两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和套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腔内套囊和上套囊,腔内套囊和上套囊自远及近依次设置在管体远端,所述腔内套囊包括内壁套囊和外壁套囊,内壁套囊和外壁套囊充气后将气管导管的内腔和外壁一起堵住密封;在上套囊与腔内套囊之间的管体壁上开有一个通气孔洞,所述上套囊上连接有第一充气管,所述腔内套囊连接有第二充气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双肺同时供氧,也能实现单肺供氧,方便医疗救治,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麻醉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双肺两用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气管插管麻醉中的气管导管主要由管体和一个设置在管体远端的套囊构成。临床上,出于手术的需求,有时会要求仅给单侧肺部供氧,而现有的气管导管无法做到,这样,对传统气管导管的改进也就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双肺两用气管导管,解决现有气管导管在使用时,无法给单侧肺部供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双肺两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腔内套囊和上套囊,腔内套囊和上套囊自远及近依次设置在管体远端,所述腔内套囊的一端固定在管体的外壁上,腔内套囊的另一端绕过管体的端部后固定设置在管体的内壁上;在上套囊与腔内套囊之间的管体壁上开有一个通气孔洞,所述上套囊上连接有第一充气管,所述腔内套囊连接有第二充气管。
优选的,所述上套囊和腔内套囊的长度均为1.5cm~1.7cm。
优选的,所述上套囊和腔内套囊之间的间距为1.5cm~1.7cm。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洞的直径为0.5cm~1cm,透气孔洞位于上套囊和腔内套囊的中间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腔内套囊在管体外壁和内壁的固定位置距离管体端部1.2cm~1.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套囊,分别为上套囊和腔内套囊,正常使用时,上套囊正常充气,腔内套囊不充气,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向两侧肺部供氧,当手术要求仅对单侧肺部供氧时,也可以通过对腔内套囊充气或气管导管伸入肺部支气管更深的位置,达到单侧支气管通气的目的。所述上套囊和腔内套囊的长度及相互间的距离,是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获得的,具有适用人群广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腔内套囊不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腔内套囊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腔内套囊不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腔内套囊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单双肺两用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第一充气管2,第二充气管3,上套囊4,腔内套囊5,通气孔洞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明,未经王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9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插管用牙垫
- 下一篇:一种易清理的双套囊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