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留置针抗弯曲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960.4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8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慧;姚秀军;吴平;潘华先;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留置 弯曲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静脉留置针抗弯曲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属于血管内导管,与输液器或输血器配套使用,可插入并将导管留置到人体的外周血管静脉系统输液或输血,具有操作简便、减轻患者被反复穿刺等优势,主要适用于在一段时间内间歇性静脉输液治疗次数较多的患者。因此,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输液针本质的不同是留置导管的存在和使用时间长,在其临床使用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会因为肢体活动使得插入静脉后的静脉留置针导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可能会造成管内液体流量的降低。
静脉留置针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执行行业标准YY 0285.5-2004《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第5部分:套针外周导管》(ISO 10555-5:1996,IDT)。该标准规定了用于插入外周血管系统内的套管针式血管内导管的要求,仅为静脉留置针提供了最基本的要求,并未涉及血管内导管的抗弯曲性能的评价要求。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评价医用高分子软管的抗弯曲性能试验还有国家标准GB/T 15812-1995《医用高分子软管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和欧洲标准EN13868:2002《导管单腔导管和医用管路弯曲试验方法》。这两个标准中的方法适用于尺寸和规格较大的高分子软管,特别是非血管内软管,不适用于血管内导管,特别是尺寸和规格较小的静脉留置针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留置针抗弯曲试验装置,用于对静脉留置针进行抗弯曲试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静脉留置针抗弯曲试验装置,它包括底座、转盘、下模、活动块、上模和平移机构,在所述底座的前侧设有台阶孔,在所述台阶孔的大孔中设有转盘,在台阶孔的小孔中设有轴承,设置在转盘底部的固定环固定在轴承的内圈中,在所述转盘与底座之间设有锁止机构;在所述转盘上设有四个沿周向均匀设置的下模,在背向转盘中心的下模的侧面上设有半圆孔且各下模上的半圆孔内径不等,在下模的顶部设有玻璃槽,在玻璃槽中放置有透明玻璃;在所述底座的后侧设有活动块,在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活动块相对底座前后移动的平移机构且活动块移动轨迹的延长线经过转盘的中心;在所述活动块的前侧设有一对支耳,在两支耳之间铰接安装有可在竖直面内摆动的上模,在所述支耳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活动块上的限位块,在上模的自由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压轮,上模与限位块接触时所述压轮位于水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器、方块、活动柱、固定柱和拉紧弹簧,在台阶孔的小孔中固定有中空的固定柱,在转盘的上方设有锁止器,在所述锁止器的底部设有中空的方块,在方块的内侧设有横截面为方形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固定柱的内腔中,在底座与锁止器的底部之间设有拉紧弹簧,在转盘的中心设有与方块配合的方孔。
进一步地,在背向转盘中心的下模的端面上埋有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孔与背向转盘中心的下模的侧面之间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共轴设置且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蜗轮和主动齿轮、与蜗轮啮合且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的蜗杆、固定在蜗杆的蜗杆轴上的转轮、固定在转轮边沿的手柄、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转动安装在底座上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的丝杠,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丝杠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活动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模的自由端设有转轴,在所述转轴上转动安装有立方体形的安装块,在压轮的中心设有容纳安装块的方形孔,在安装块的四个侧面中设有吸附压轮的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留置针抗弯曲试验装置,将静脉留置针放置在下模上后,通过摇动手柄驱动上模靠近下模并压动静脉留置针进而进行弯曲试验;根据静脉留置针的长度,选择对应的下模,并在上模上安装与之匹配的压轮。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简单,便于在医学中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转盘在基座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锁止器的示意图;
图4为转盘的示意图;
图5为下模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模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手柄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上模向下模所在的一侧移动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未经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