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押出机机头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830.0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8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电电线(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86;H01B13/00;H01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押出机 机头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押出机机头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1852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免调押出机头,包括进线前模,进线前模中心设置有与待上塑线芯配合的第一通孔,进线前模出线尾端为锥形,进线前模出线尾端设置有与其外表面形状匹配的固定后模,固定后模侧壁均匀分布且对称设置有多个进塑口;固定后模内壁还设置有与进塑口对应用于导流的导流槽;固定后模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靠近进线前模一端设置有匀压环;进线前模、导流槽与匀压环表面均设置有耐高温润滑涂层;设置固定后模,且导流槽设置在固定后模上,在进行生产时,无需调试,生产效率高;导流槽设置为波纹状,设置匀压环、气压罐,并在进线前模、导流槽与匀压环表面均设置有耐高温润滑涂层,保证了线缆质量。
但是上述押出机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的作用,押出机头处尤其是内壁上的温度逐渐升高,电缆的芯线和注塑用橡胶在温度不同的情况时,粘附力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可能产生导线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产出的电缆质量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恒定、产出产品质量稳定的押出机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押出机头,包括进线前模和固定后模,所述进线前模内具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前模和固定后模之间形成进塑腔,所述固定后模上设置有与进线孔正对的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与进塑腔导通,所述固定后模上具有若干对称设置的进塑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前模上具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呈螺旋形围绕在进线孔外侧,所述冷却腔呈双螺旋结构,所述冷却腔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位于进线前模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冷却腔通入冷却液对进线前模进行冷却,避免芯线在进线孔内摩擦生热,不断累积热量形成高温,影响加入的电缆胶料的性能,并且导线温度过高,在出料孔与进塑腔相连位置涂覆电缆胶料时,电缆胶料发生较大膨胀,在后续工作过程中,温度下降,胶料收缩,可能造成与导线的剥离,冷却腔对进线孔进行冷却,降低芯线温度,保证产出的电缆性能均匀;冷却腔的双螺旋结构散热面积大,可以更好的对进线孔进行冷却,将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冷却腔同一侧,冷却液螺旋前进再螺旋退回,整个冷却腔内温度较为均匀,对进线孔处的冷却较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线孔处设置有上料环,所述上料环的内壁设置为磨砂粗糙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环的内壁为粗糙平面,由于线缆胶料的粘性,可以使得上料环内侧布满线缆胶料,从而在芯线运动过程中,均匀的涂上一层胶料,保证产出电缆能够均匀挤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塑腔、上料环及出线孔的内壁均涂覆有耐高温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高温图层的设置避免了线缆胶料的残留凝固,保证胶料送料的环境的整洁,减少材料的损失,同时也能保证产出线缆的表面不会产生缺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塑口连接有储料罐,所述储料罐设置在固定后模的两侧,所述储料罐外连接有气体增压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分别设置储料罐进行加料,加料位置较为均匀,可以更好的输送胶料至芯线处,气体增压泵可对储料罐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控制送料的速度,使得胶料能够均匀稳定的输送到芯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罐上连接有压力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表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压力监测,从而适时进行补充胶料或加大压力的操作,保证了产生的线缆质量保持较均匀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后模在出线孔外设置有螺旋形的出线冷却孔,所述出线冷却孔包括位于出线孔出口一端的入水口和正对上料环的排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线冷却孔逆着出线孔的方向进行冷却液的循环,从而温度形成逐渐降低的梯度,方便胶料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构,提高产出线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进线前模;2、固定后模;3、进线孔;4、进塑腔;5、出线孔;6、进塑口;7、冷却腔;8、进水口;9、出水口;10、储料罐;11、气体增压泵;12、压力表;13、出线冷却孔;14、入水口;15、排出口;16、上料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电电线(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信电电线(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押出机机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石头纸箱纸板挤出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