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结构防水测试综合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5110.0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兆东;林沁;郑浩;於忠华;王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结构 防水 测试 综合 试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结构防水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防水测试综合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人防工程和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建筑地下室、地下建筑、人防工程和市政地下通道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且埋深越来越深,然而这些建筑物却不同程度地受到地下渗漏的威胁。渗漏水是建筑地下室和市政地下通道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在地下结构中,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以及穿墙管道等细部构造处是防水的薄弱位置,渗漏问题一般都是在这类位置首先出现。
目前规范中虽然规定了这些部位的防水构造措施,但难以评价其实际的防水效果。特别是在这些部位承受外部荷载作用之后,在具有一定程度损伤情况下,很难评价这些构造措施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原来的防水效果。特别是在使用了新的防水构造、防水材料的情况下,就需要在较为真实的外部环境作用下测试其防水情况,了解其防水效果。
对于地下结构的防水构造及防水材料的真实防水性能,很少有相关的综合性试验结果可以参照。比如建筑结构设计院根据规范设计防水构造,生产防水材料的企业则只会单独测试相应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而不会测试防水材料应用到防水构造上之后的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因此,除了现场实测,现阶段缺乏能够测试地下结构真实防水性能的试验手段和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下结构防水测试综合试验平台。本试验平台可以实现在较为真实的情况下测试地下结构中防水构造的防水能力,从而使相关设计人员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最终使得地下结构防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结构防水测试综合试验平台,本系统包括地下结构主体装置,还包括将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包围在其中的外包围结构装置,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和外包围结构装置之间设有用于充填含水土体或水体的空腔;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水薄弱位置。
优选的,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在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和外包围结构装置之间的液压顶升加载装置。
优选的,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的墙体之间设置有液压顶推加载装置。
优选的,所述防水薄弱位置为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和穿墙管道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液压顶升加载装置均布在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的底面上。
优选的,所述液压顶升加载装置设置在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的墙体转角处。
优选的,所述防水薄弱位置以及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的设定位置处埋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处理及显示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在与所述防水薄弱位置相对应的底部均设置有渗水储存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在其内部的底板上设有紧贴墙体布置的接水凹槽,所述接水凹槽与设置在地下结构主体装置中的渗水储存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模拟地下建筑结构的地下结构主体装置,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可采用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在前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的外侧设有外包围结构装置,所述外包围结构装置为上部设置为敞口状的半封闭结构,所述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坐落于外包围结构装置中。试验时在地下结构主体装置和外包围结构装置之间的空腔中填入含水土体,从而本实用新型真实地模拟了地下结构所处的地下环境,有利于获得真实的防水测试结果。
2)本实用新型还在地下结构主体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水薄弱位置,所述防水薄弱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和穿墙管道,即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地下结构中常见的防水细部构造均集中设置于地下结构主体装置中,从而一次试验即可获得多个防水细部构造的防水测试结果,从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个装置成为一个综合试验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扩展性好,即本实用新型在制作地下结构主体装置时可以添加或减少相应的防水薄弱位置或防水措施,从而可以更为针对性地测试相关防水细部构造地防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5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自动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径可调节的管道清洗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