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导光板及前照光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6857.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新;郭文;张浩;严玲;何方根;林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地址: | 5166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照光 显示 模组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照光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模组一般为前LCD、后背光源的结构,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前背光源、后LCD的前照光显示模组,即在一个反射型LCD的出光面上设置一个导光板,在导光板的侧面设置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发出的一部分光线经过导光板上的导光网点反射进后方的反射型LCD,再经过反射型LCD反射出来,从而显示内容。
对于前照光显示模组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LED射入导光板内的光线不会从导光板的导光网点处直接射出,而是全部被反射进入反射型LCD内后再被反射回导光板内,最后全部从导光网点处射出。但是,现有的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导光板上的导光网点仍然沿用着普通导光板上的中心对称结构,这种结构的导光网点对光线的方向没有选择性,LED射入导光板内的光线大部分会直接射出,而不被导光网点反射进入反射型LCD内,其透光率太大,导致图像分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导光板及前照光显示模组。该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导光板上的导光网点采用非对称结构,应用于前照光显示模组后,能够有效地将光线反射进导光板后方的反射型LCD内,提高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图像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导光板,包括相对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中的一个作为入光面,所述正面或背面上设置有若干导光网点;所述导光网点为凸出结构,其与入光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形成有面向入光面的第一锐角X和背向入光面的第二锐角Y,其中X<Y;或者,所述导光网点为凹陷结构,其与入光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形成有面向入光面的第一锐角X和背向入光面的第二锐角Y,其中X>Y。
一种前照光显示模组,包括反射型LCD和设置在所述反射型LCD出光面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有发光组件,所述导光板上具有导光网点的一面背向所述反射型LCD。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背光FPC和设置在所述背光FPC上的若干LED,所述背光FPC的一端粘贴在所述导光板远离反射型LCD的一面上,另一端与所述反射型LCD的显示FPC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FPC远离LED的一面上设置有遮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为黑色覆盖膜或者黑色油墨层或者黑色单面粘。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的LED外设置有遮光单面粘,所述遮光单面粘面向反射型LCD一面为黑色,一端粘贴在所述导光板靠近反射型LCD的一面上,另一端粘贴在所述发光组件的背光FPC上。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型LCD和导光板通过透明胶或光学胶粘贴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导光板上的导光网点采用非对称结构,应用于前照光显示模组后,能够有效地将光线反射进导光板后方的反射型LCD内,提高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图像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信息提供的前照光显示模组的一种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反射光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种导光网点的正投影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照光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前照光显示模组的导光板2,包括相对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中的一个作为入光面22,所述正面或背面上设置有若干导光网点21。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光网点21为凸出结构,其与入光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与所述导光板2的表面形成有面向所述发光组件3的第一锐角X和背向所述发光组件3的第二锐角Y,其中X<Y;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导光网点21为凹陷结构,其与入光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与所述导光板2的表面形成有面向所述发光组件3的第一锐角X和背向所述发光组件3的第二锐角Y,其中X>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刮防磨的高清偏光镜片
- 下一篇:一种基于TEC的光子芯片温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