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控制模块、车灯控制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314.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控制 模块 控制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灯控制模块、车灯控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代步和日常交通的主要工具。随着车用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从发动机控制到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安全保证系统、仪表报警系统,以及车灯及车灯控制,使机动车电气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并且都集中在驾驶室控制。
目前,采用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 Module,BCM)通过软件直接控制车辆中的灯组,例如,车辆转向灯、位置灯、远光灯、近光灯等。然而,这些车灯是由车身控制器通过软件分别进行控制,即需要在车身控制器中配置各车灯相应的驱动开关,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车灯都需要各自对应的驱动开关,会占用车身控制器的硬件多路驱动资源,同时由于每个车灯都需要与车身控制器中各自对应的驱动开关进行线束连接,会导致车辆线束较多,进而会造成增加线束成本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模块、车灯控制系统及汽车,主要目的在于可以节省硬件驱动资源,减少车辆线束数量,进而可以节省线束成本。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模块,该车灯控制模块包括:
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包括第一驱动开关;
车灯装置,所述车灯装置包括第一车灯单元和第二车灯单元;
所述第一驱动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车灯单元;
控制电路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车灯单元;
当所述第一驱动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车灯单元对应的车灯开启,所述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车灯单元对应的车灯熄灭。
具体地,所述第一车灯单元包括第一车灯,所述第一车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车灯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元件和第二车灯,所述第一驱动开关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车灯,其中所述第二车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元件,所述第二车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开关,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一车灯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控制器还包括第二驱动开关;
所述车灯装置还包括第三车灯单元;
所述第二驱动开关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车灯单元和所述第三车灯单元;
当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和所述第二驱动开关都闭合时,所述第二车灯单元对应的车灯和所述第三车灯单元对应的车灯均开启,所述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车灯单元对应的车灯熄灭。
具体地,所述第三车灯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元件和第三车灯,所述第二驱动开关通过所述第三电阻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三车灯,其中所述第三车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车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车灯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车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元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和所述第三电阻元件的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开关为转向灯驱动开关;
所述第二驱动开关为位置灯驱动开关;
所述第一车灯为上部位置灯;
所述第二车灯为转向灯;
所述第三车灯为下部位置灯。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控制器还包括第三驱动开关;
所述车灯装置还包括第四车灯单元;
所述第三驱动开关连接于所述第四车灯单元;
所述第一驱动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连接于所述第四车灯单元;
当所述第一驱动开关和所述第三驱动开关都闭合时,所述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所述第四车灯单元对应的车灯熄灭。
具体地,所述第四车灯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元件和第四车灯,所述第三驱动开关通过所述第四电阻元件连接于所述第四车灯,其中所述第四车灯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车灯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车灯装置还包括第五车灯单元;
所述第五车灯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元件和第五车灯,所述第三驱动开关通过所述第五电阻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五车灯,其中,所述第五电阻元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开关和所述第四电阻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五车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五车灯的第二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维修保养车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理舒适性的隧道内车辆自动变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