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及其制成的双轨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651.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高远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桥 机前支腿横移轮箱 双轨 单元 及其 制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桥机领域,具体为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及其制成的双轨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架桥机前支腿的横移轮箱运行轨道为单轨道。横移轨道为三根工字钢并列焊接,在中间部位焊接一根方钢作为运行轨道。现在横移轨道为单轨道,在架梁时整台架桥机的自重和吊运梁的重量分配到前支腿横移轮箱的重量很大,折算到局部轮压上面结果很高,为了保证横移轨道的承载力,需要在架梁之前先在横移轨道的下边垫实一层枕木,并且单根枕木因为承重力过大而尺寸偏高,时间很长,需要的搬运枕木的人员多,操作时间长,效率低,枕木的采购也增加了财务支出,另外横移轨道较长,在生产、运输、安装时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单轨道运行时,因局部轮压过大造成的需要垫实枕木数量过多、单根枕木尺寸过大的技术问题,提供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及其制成的双轨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包括三根水平并列的工字钢,相邻工字钢通过焊接固定,在两侧工字钢的上表面分别焊接一根方钢,两根方钢相对中间工字钢对称分布。
一种由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制成的双轨道装置,包括若干个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在每个双轨道单元的端部设置补板,在补板上设有销孔,补板固定在工字钢端部的凹槽内,两侧工字钢的内侧凹槽的补板与中间工字钢对应侧的补板之间设有销板槽,相邻双轨道单元的端面接触,在其对应的销板槽内设置销板,销板覆盖相邻工字钢的连接缝隙,在销板、工字钢筋条上设置与补板相配合的销孔,在销孔内设置销轴。
所述每个补板上有三个销孔,三个销孔呈三角形分布,增强补板、销板、工字钢筋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牢固性。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根水平并列的工字钢,相邻工字钢通过焊接固定,在两侧工字钢的上表面分别焊接一根方钢,形成双轨道,两根方钢相对中间工字钢对称分布,大大的降低了局部轮压,若需要垫实的枕木,枕木可以变为有一定间距,单根枕木的尺寸也可以变小,减少了过孔时需要搬运的枕木的数量,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采购枕木时的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架桥机的经济效益;
由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制成的双轨道装置是将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串联连接,在每个双轨道单元的端部设置补板,补板固定在工字钢端部的凹槽内,补板增强双轨道单元端部的连接强度,两侧工字钢的内侧凹槽的补板与中间工字钢对应侧的补板之间设有销板槽,相邻双轨道单元通过设置在销板槽内的销板连接,将连接位置的剪切力均匀的分散到三根工字钢筋条上,同时保证相邻双轨道单元连接的一致性,使其轴线重合,实现双轨道装置的可拆卸连接,避免双轨道装置较长,对生产、运输、安装造成不便;补板、销板、工字钢筋条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只需要采用一根销轴就能够将其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当某个双轨道单元损坏时,可以直接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剖视图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向剖视图示意图;
图5为补板示意图;
图6为销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双轨道单元,包括三根水平并列的工字钢1,相邻工字钢1通过焊接固定,在两侧工字钢1的上表面分别焊接一根方钢2,两根方钢2相对中间工字钢1对称分布。
在工作时,架桥机前支腿横移轮箱沿双轨道运行,大大的降低了局部轮压,若需要垫实的枕木,枕木可以变为有一定间距,单根枕木的尺寸也可以变小,减少了过孔时需要搬运的枕木的数量,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了过孔的时间,降低了采购枕木时的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架桥机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高远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高远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