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平衡加压注浆钢管土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1774.4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兴;刘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加压 钢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自平衡加压注浆钢管土钉结构,属于基坑维护打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坑围护中使用的钢管土钉,采用的是:将钢管土钉打入土层后再进行注浆,由于土钉直径即为钢管直径,且注浆量及注浆压力一般有限,最终形成的基坑内的土钉抗拉力强度不大。对于一些土钉直径较大的基坑进行钻孔注浆,由于钻孔后置入土钉内的多采用钢筋材料,注浆时压力过大后将使浆液沿着钻孔外溢,而且一般还不能一次高压注浆,因注浆量有限,最终导致基坑内的土钉抗拉强度也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组成合理、紧凑,使用操作方便,既可以用于一般常压注浆,也可一次性进行高压注浆,并能实现浆液不外溢,使土钉抗拉强度有较大增加的自平衡加压注浆钢管土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自平衡加压注浆钢管土钉结构,它主要由钢管、圆形钢片、圆环形钢片三部分组成,所述钢管的底端与圆形钢片焊接连接,且圆形钢片的圆心与钢管的中心线重合,圆形钢片的直径不大于土钉钻孔直径;所述钢管的中上部套入有圆环形钢片并焊连,圆环形钢片的外径与钢管底端焊连的圆形钢片直径相同;所述的钢管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供浆液从上部钢管的管孔注入并进入钻孔中的浆液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浆液小孔呈梅花形布置在钢管的侧壁上,且浆液小孔均位于钢管长度方向上、底端圆形钢片与中上部圆环形钢片之间的侧壁上;所述的圆环形钢片在套置于钢管后、在圆环形钢片与钢管套接缝隙的上下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它具有结构组成合理、紧凑,使用操作方便,既可以用于一般常压注浆,也可一次性进行高压注浆,并能实现浆液不外溢,使土钉抗拉强度有较大增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加压注浆钢管土钉结构,它主要由钢管1、圆形钢片2、圆环形钢片3三部分组成,所述钢管1的底端与圆形钢片2焊接连接,且圆形钢片2的圆心与钢管1的中心线重合,圆形钢片2的直径不大于土钉钻孔直径;所述钢管1的中上部套入有圆环形钢片3并焊连,圆环形钢片3的外径与钢管1底端焊连的圆形钢片2直径相同;所述的钢管1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供浆液从钢管1上部的管孔注入并进入钻孔中的浆液小孔4。
图中所示,所述的浆液小孔4呈梅花形布置在钢管1的侧壁上,且浆液小孔4均位于钢管1长度方向上、底端圆形钢片2与中上部圆环形钢片3之间的侧壁上;所述的圆环形钢片3在套置于钢管1后、在圆环形钢片3与钢管1套接缝隙的上下焊接连接。
基坑维护打桩过程中,先在土体中钻孔,然后将钢管土钉放入钻孔中,通过钢管的管孔用注浆泵进行注入浆液,浆液通过钢管侧壁上的梅花形浆液小孔孔进入钻孔中,在两个钢片的约束下自平衡,浆液不会溢出,可实现一次性高压注浆,并可增大注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未经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1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视机的弧形导光柱
- 下一篇:用于大型牲畜的肠道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