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蚀的化学玻璃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871.3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韩锡锡;曹婧;李琴;李玲玲;鞠莲;于文涛;谢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3 | 代理人: | 霍本俊 |
地址: | 26603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化学 玻璃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腐蚀的化学玻璃器皿。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化学实验是每位初高中,乃至更高学历专业学生必修课程,胶头滴管作为最初接触的化学仪器之一,在各类实验过程中使用的频率十分高,常见的胶头滴管虽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大意或者其他原因,其内部的溶液很容易倒流至胶头内,对溶液造成污染,导致所吸取的液体无法继续使用,胶头也无法继续使用,且普通的胶头滴管不具备防腐蚀性,在化学试验中经常会用胶头滴管吸取具有酸碱腐蚀性较强的药剂,传统滴管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蚀的化学玻璃器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蚀的化学玻璃器皿,包括下玻璃滴管、防污滴头、防污滴管、限位环、下胶帽和上胶帽,所述下玻璃滴管的顶部设有中玻璃滴管,且防污滴头的顶部设有胶头帽固定槽,所述胶头帽固定槽的内部固定有下胶帽,且下胶帽的上方设有上胶帽,所述下胶帽的底端设有防污滴管,且防污滴管的底端设有防污滴头。
优选的,所述中玻璃滴管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下玻璃滴管、中玻璃滴管、防污滴管的内侧皆设有防腐蚀玻璃层。
优选的,所述胶头帽固定槽顶部与下胶帽连接处设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下胶帽以及上胶帽的内侧壁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腐蚀的化学玻璃器皿为一种胶头滴管,相对于传统胶头滴管设置了防腐蚀的胶帽和玻璃滴管,避免了化学酸碱药剂对滴管的损坏,同时设置的上胶帽和下胶帽,便于吸取液体的同时,也避免了出现倒流污染胶头的现象,设置的中玻璃滴管和防污滴头这样既保证了液体不被污染,也保证胶头不被腐蚀,可以长期重复使用,便于教学和实验过程中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下玻璃滴管;2-中玻璃滴管;3-防污滴头;4-防污滴管; 5-胶头帽固定槽;6-限位环;7-下胶帽;8-上胶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腐蚀的化学玻璃器皿,包括下玻璃滴管1、防污滴头3、防污滴管4、限位环6、下胶帽7和上胶帽8,下玻璃滴管1的顶部设有中玻璃滴管2,且防污滴头3的顶部设有胶头帽固定槽5,防污滴头3可以避免液体的回流造成的液体污染,中玻璃滴管2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胶头帽固定槽5的内部固定有下胶帽7,且下胶帽7的上方设有上胶帽8,下胶帽7可以储存液体,胶头帽固定槽5顶部与下胶帽7连接处设有限位环6,下胶帽7的底端设有防污滴管4,且防污滴管4的底端设有防污滴头3,下玻璃滴管1、中玻璃滴管2、防污滴管4的内侧皆设有防腐蚀玻璃层,下胶帽7以及上胶帽8的内侧壁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具体使用方式:使用时,将上胶帽8捏住挤出滴管内的部分气体,然后下玻璃滴管1放入药剂瓶内,并松开上胶帽8通过下玻璃滴管1 吸取液体,当需要使用药液时,通过挤压上胶帽8将液体挤出,并通过防污滴头3将玻璃滴管内的液体挤出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驱蚊效果的台灯
- 下一篇:手势感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