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可定量培养基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048.1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刚;郭尚;周林;郭霄飞;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D83/76 | 分类号: | B65D8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定量 培养基 灌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培养基灌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可定量培养基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灌装培养基时,需要进行定量灌装,定量灌装通常是通过具有定量功能的注射器实现的。由于此类注射器为一体式设计,注射器的空筒不能更换,因此,在灌装不同培养基时,就需要多个这样的注射器;同时,由于灌装时注射器的推杆不断做伸缩运动,因此导致注射器的推杆容易折断损坏,当发生损坏时,只能整体丢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用此类注射器时,注射器容易滑脱,从而导致注射器针头折弯。有的培养基会产生沉淀,注射器吸入后容易堵塞注射针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可定量培养基灌装装置,该装置可方便更换注射器,并可对不同型号的注射器进行固定,实现多容量注射,避免因沉淀导致注射器针头堵塞现象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可定量培养基灌装装置,
包括注射器和注射器固定套,所述注射器设置在注射器固定套内,所述注射器的吸头伸出注射器固定套外,并通过三通管与灌装针头和带有软管的金属吸头连通;所述三通管与灌装针头和带有软管的金属吸头的联接处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由弹簧和珠子组成;所述金属吸头上设有过滤网;
所述注射器固定套包括圆柱卡槽和金属套筒,圆柱卡槽与金属套筒的一端插接或螺纹联接,金属套筒的另一端滑动联接有螺杆,螺杆位于金属套筒内的部分与注射器的推杆联接,螺杆位于金属套筒外的部分上联接有调节螺母,所述圆柱卡槽内设有用于固定不同型号注射器的簧片。
所述金属套筒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用于实现螺杆和推杆的复位。
所述金属套筒上设有注射指环,注射时方便手持。
所述圆柱卡槽上设有用于显示注射器刻度的开口。
所述过滤网为可拆卸的0.22um的无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将注射器套设在注射器固定套内,可起到保护注射器的作用,通过三通管与灌装针头和带有软管的金属吸头连通,并在它们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单向阀。通过单向阀可实现吸取和注射的转换,方便使用,通过压缩弹簧可实现螺杆和注射器推杆的复位,并在复位时自动吸取。圆柱卡槽内设有簧片,通过簧片可对不同容量、不同型号的注射器进行固定;注射器固定套由圆柱卡槽与金属套筒组成,便于更换注射器;金属吸头上设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可对沉淀进行过滤,避免堵塞灌装针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注射器,2为三通管,3为灌装针头,4为金属吸头,5为弹簧,6为珠子,7为圆柱卡槽,8为金属套筒,9为螺杆,10为调节螺母,11为簧片,12为压缩弹簧,13为注射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手持可定量培养基灌装装置,包括注射器1和注射器固定套,注射器1套设在注射器固定套内,注射器1的吸头通过三通管2与灌装针头3和带有软管的金属吸头4连通;三通管2与灌装针头3和带有软管的金属吸头4的联接处均设有单向阀。金属吸头4上设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可对沉淀进行过滤,避免堵塞灌装针头3。金属套筒8上设有注射指环13,注射时方便手持。
如图3所示:注射器固定套包括圆柱卡槽7和金属套筒8,圆柱卡槽7与金属套筒8通过插接或螺纹联接的方式组合。需要更换注射器1时,将圆柱卡槽7与金属套筒8拆分,将原有的注射器1取出,装入新的注射器1,通过圆柱卡槽7内的簧片11对注射器1进行固定,由于簧片11具有弹性势能,可对不同的型号、不同容量的注射器1进行固定。簧片11的一端与圆柱卡槽7固定联接,另一端与注射器1接触联接,起到支撑注射器1的作用。当然也可在圆柱卡槽7的开口处设置凸起,通过凸起与注射器上1的挡片联接,从而更好的达到固定注射器1的目的。簧片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将金属套筒8后端滑动联接的螺杆9与注射器1的推杆联接,并使圆柱卡槽7与金属套筒8组合,完成注射器1的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