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载荷槽齿轮泵后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7537.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雄;王兆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兆川机电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430 天津市北辰区小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齿轮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载荷槽齿轮泵后板。
背景技术
齿轮泵是一种自润滑的精密计量设备,是靠本身输送的介质来充满齿轮泵的各个间隙,以达到润滑的目的。一般齿轮泵的后板1在两轴孔(主动轴孔2与从动轴孔4)的中间位置有一个直径为16mm、深5mm的卸荷孔4。卸荷孔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解决因两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液体“困死”的问题,解决齿轮泵的“气蚀”问题,同时减小齿轮泵的噪音,延长齿轮泵的寿命。由于此时只有一个卸荷孔,所以齿轮泵只能单向旋转<此时只能逆时针旋转。但有的用户要求临时将齿轮泵顺时针旋转几秒钟、或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时齿轮泵就会产生噪音,造成压力波动,严重时会造成卡泵,甚至断轴,影响用户的使用,给用户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载荷槽齿轮泵后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载荷槽齿轮泵后板,包括两端为圆弧结构的齿轮泵后板本体,所述齿轮泵后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所述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对称布置在主动轴孔与从动轴孔的轴心连线的两侧并以该轴心连线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为直径为16mm、深5mm的圆形孔。
所述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的中心与所述轴心连线的距离为 12.5-12.6mm,所述主动轴孔的直径为38mm,所述从动轴孔的直径为35mm,所述主动轴孔的圆心与从动轴孔的圆心间的距离为67.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齿轮泵后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所述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对称布置在主动轴孔与从动轴孔的轴心连线的两侧并以该轴心连线对称布置,这这样,齿轮泵就能双向旋转了(即顺时针、逆时针都能旋转),既解决了齿轮泵反向旋转时产生的噪音问题、压力波动问题,也解决了卡泵问题,甚至断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而且完全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齿轮泵后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载荷槽齿轮泵后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载荷槽齿轮泵后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2-3所示,一种双载荷槽齿轮泵后板,包括两端为圆弧结构的齿轮泵后板本体1,所述齿轮泵后板本体上设有第一载荷槽4与第二载荷槽5,所述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对称布置在主动轴孔2与从动轴孔3的轴心连线的两侧并以该轴心连线对称布置,并在齿轮泵后板本体设有安装孔6,用于齿轮泵后板本体与前板、内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所述主动轴孔用于与主动轴的一端连接,为盲孔,所述从动轴孔用于与从动轴的一端连接,也为盲孔。
其中,所述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均为直径为16mm、深5mm的圆形孔。
其中,所述第一载荷槽与第二载荷槽的中心与所述轴心连线的距离为 12.5-12.6mm,所述主动轴孔的直径为38mm,所述从动轴孔的直径为35mm,所述主动轴孔的圆心与从动轴孔的圆心间的距离为67.5mm。
所述齿轮泵后板本体的两端圆弧结构之间为矩形状结构,类似于在矩形状板的两端加工对称的圆弧状的结构的板体,所述板体的长为182.5mm,宽为11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齿轮泵后板本体的现有卸荷孔沿y轴对称的位置再加工一个直径为16mm、深5mm的卸荷孔。这样,齿轮泵就能双向旋转了(即顺时针、逆时针都能旋转),既解决了齿轮泵反向旋转时产生的噪音问题、压力波动问题,也解决了卡泵问题,甚至断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而且完全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解决了用户需要齿轮泵双向旋转的问题,有的用户要求临时,甚至长时间将齿轮泵既能顺时针旋转,也能逆时针旋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结构更改,一点儿都不会影响齿轮泵原有的性能。同样能满足用户特殊的使用要求,效果十分明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兆川机电制造厂,未经天津市兆川机电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7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罐壳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CVT变速罗茨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