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引脚裁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736.1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6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杰;曹胜华;祝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广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引脚 裁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裁切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容引脚裁切机。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电极箔和电解纸的钉接卷绕、电解液浸渍、引脚刺孔、盖板铆接、铝壳灌胶、芯包入壳、铝壳封口、高温老化等工序。电容器芯包浸渍完成后,需要逐个进行引脚刺孔、裁切和华司装配。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由电极箔和电解纸构成,两根引脚分为阳极和阴极,引脚材料为铝。
目前国内电容器制造企业对电容器引脚的裁切大多采用人工操作单机刺孔方式,没有形成自动化生产线。人工操作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引脚裁切位置距电容器端面的距离不能保证一致性;另外,由于对引脚没有有效的定位措施,刺孔时会出现刺偏现象,造成刺孔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不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会因人而异。为提高电容器刺孔生产制造效率和质量,需要研制开发电容器刺孔自动化生产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引脚裁切机,其主要解决人工作业带来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电容引脚裁切机,其包括震动机构、校对机构及裁切机构,其中:
震动机构,其为震动料斗,该震动料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式的传输道,该传输道的下端置于震动料斗内腔并能输入待裁切电容,传输道的上端与一输送管相连通;
校对机构,其与传输管对接,该校对机构包括两个校对块,两校对块间隔设置且两校对块的缝隙与电容主体宽度适配,形成单个电容传输校对的结构;
裁切机构,其立于传输机构的后端并能下压裁切电容引脚。
进一步,所述两校对块固定于同一平面上,且两校对块的邻近一侧面均设置有凹槽,形成电容定凹陷。
进一步,所述各校对块的凹槽底面上设置有防磨损的垫片。
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化作业替代现有人工过作业,解决人工作业所带来的多种不足,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切割一致,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加工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校对机构与裁切机构准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容引脚裁切机,其包括震动机构1、校对机构2及裁切机构3,还包括一控制台4。
如图1所示,震动机构1,其为震动料斗,该震动料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式的传输道11,该传输道11的下端置于震动料斗1内腔并能输入待裁切电容,传输道11的上端与一输送管12相连通。具体的说:所述震动管122为连通传输到与校对机构2的倾斜管,其内置有调节拨片,以调整电容位置;所述震动料斗由步进电机、凸轮、震动平台及料斗,其中凸轮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点相连并带动凸轮旋转,所述震动平台为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且两支撑板之间夹设有若干弹簧,形成多个震动源,而料斗装于最上端的支撑板上;其中步进电机通过PLC控制形成智能控制的震动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校对机构2,其与传输管12对接,该校对机构2包括两个校对块21,两校对块21间隔设置且两校对块的缝隙22与电容主体宽度适配,形成单个电容传输校对的结构。具体的说:所述两校对块固定于同一平面上,且两校对块21的邻近一侧面均设置有凹槽,形成电容定凹陷,所述各校对块21的凹槽底面上设置有防磨损的垫片22。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垫片22为硬质橡胶垫嵌入凹槽底面的嵌槽内,且该硬质橡胶垫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凸点(未示出),该凸点增加其与电容的摩擦力,达到电容定位的目的。
如图1及图2所示,裁切机构3,其立于传输机构1的后端并能下压裁切电容引脚。具体的说:该裁切机构3通过支架5固定,其包括裁切气缸31、裁切刀32及刀砧33,裁切气缸31通过支架5架设于一个校对块21上方,裁切气缸31的输出端与裁切刀32相连,其中刀砧33位于切刀3下方并嵌入对应校对块21上端面开设的槽内,形成能与裁切刀32配合实现电容引脚裁切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广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广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丝扭转成型装置
- 下一篇:径锻机台阶轴锻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