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灶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2334.6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8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态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F24C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54 | 代理人: | 黄剑飞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灶 余热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热源上方的余热吸收单元、远离所述热源的位置的余热单元、连接余热吸收单元和余热单元的液态金属流道以及在所述液态金属流道上位于所述余热吸收单元和余热单元之间位置上的电磁泵,所述电磁泵驱动所述液态金属流道内的液态金属在所述余热吸收单元、所述液态金属流道以及余热单元内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吸收单元为所述液态技金属流道的蛇形盘绕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单元为所述液态技金属流道的另一个蛇形盘绕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盘绕部分盘成平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盘绕部分盘成适于放置烹调锅的敞口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盘绕状的余热单元底部配合垫放有由耐火泥形成的绝热灶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单元为多个,每个经由所述液态金属流道彼此并联所述余热吸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流道的外表面上涂覆有保温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燃气热源或电热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态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态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23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头拆装便捷的集成灶
- 下一篇:智能烟机灶具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