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型号艾条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650.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常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先坤 |
主分类号: | F23Q25/00 | 分类号: | F23Q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号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型号艾条灭火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艾条灭火器材品种比较单一,只能对单一型号的艾条进行灭火,例如,一般的艾条灭火器只能适合1.8cm或3cm的艾条灭火,但没有同时适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型号艾条灭火的器材。另外,一些铁制或竹制桶状的艾条灭火器形状较大,不够小巧美观清洁,灭火时直接把未燃烧完的艾条放进里面闷熄灭,且看不到熄灭的过程及有无彻底熄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105726301 A公开了临床用艾灸条灭火装置,包括艾条插置装置和排气装置两大部分。艾条插置装置由底座和艾条插置半球组成,底座和艾条插置半球由耐高温透明玻璃铸成。艾条插置半球与底座之间有相对应的螺纹相螺接,艾条插置半球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插孔上设有环形密封圈。插孔盖与插孔相对应,盖上后能保证艾条插置装置处于密闭状态。底座上设有排气装置连接孔,艾条插置装置和排气装置通过此孔相连接;排气装置有球囊连接管道、排气囊、进气孔、出气孔、气体进出控制瓣膜、连接管插头组成。此装置,能同时插置多根艾条,艾条插好后能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使艾条熄灭。但是,对于单一的艾条无法很好的完成熄灭处理,需要插入多根艾条才可以,从而限制了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合多种艾条使用、简单安全可靠清洁的多型号艾条灭火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型号艾条灭火器,包括瓶口、瓶身及瓶底,
所述的瓶口连接在瓶身上方,为数个不同直径呈依次嵌套的瓶口组件构成的圆锥体结构,
所述的瓶底连接在瓶身的下方承担主体重量。
依次嵌套的瓶口组件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的圆锥体结构的底部伸入到瓶身的内部,灭火瓶口适合多种型号的艾条进行灭火,有效避免仅适合单一艾条灭火的现象。
相互嵌套的瓶口组件之间呈紧密嵌套,接触面还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瓶口与瓶身的接触位置设有密封圈。
该灭火器还设有流水瓶嘴,该流水瓶嘴连接在瓶身的侧部并与瓶身呈无孔连接。
所述的流水瓶嘴由与瓶身连通的瓶嘴主体以及设置在瓶嘴主体前端的生肖雕像组成,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生肖。
该灭火器还设有把手,该把手的两端分别与瓶口及瓶身连接,把手可以较好地保持灭火器在灭火时的稳定性。
瓶口圆锥体结构、流水瓶嘴、瓶身、瓶底及把手均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
所述的艾条灭火器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融合了不同直径的瓶口组件为一体,利用“上大下小嵌套式”的圆锥体形设计,圆锥体的内部直径不断缩小,适合多种型号的艾条插入瓶口,并可紧紧地堵在瓶口,使之与圆锥体底部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艾火熄灭。这对不同粗细的艾条灭火均有很好的熄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使用方便:只要把未燃烧完的艾条紧紧插入瓶口,短时间内即可熄灭艾火。
二、安全可靠、清洁:此灭火器械为透明装置,可以肉眼看见艾条有无彻底熄灭,保证了使用者在灭火时的充分安全,并且在灭火时清洁无污染,灭火后残留在灭火器里的艾灰易于处理。
三、适合多种型号:该实用新型适合多种型号艾条灭火,由于灭火瓶口的特殊设计,所以基本适合当今市场上不同粗细的艾条进行灭火。
四、外观优美:本实用新型的流水瓶嘴结合生肖设计,看起来较为优美,使用者也可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生肖艾条灭火器。
五、体积较小:不占地方,收纳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5cm直径瓶口,2为4cm直径瓶口,3为3cm直径瓶口,4为1.8cm直径瓶口,5为1.2cm直径瓶口,6为把手,7为瓶身,8为瓶底,9为流水瓶嘴,10为圆锥体结构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先坤,未经常先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声发射振铃计数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评估方法
- 下一篇: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