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783.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陈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粤道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2;H01B7/24;H01B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蔡晓军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主干 通道 光电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主干通道中包括用于传输语音信号的大对数电缆与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室内光缆。其中,主干通道中的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为分开布置的,如此需要分别对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进行安装固定,施工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它能够便于将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进行安装固定,且施工量较小。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包括:第一护套、大对数电缆、室内光缆及填充物;所述大对数电缆与所述室内光缆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护套中,所述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第一护套内侧壁与所述大对数电缆的外侧壁及所述室内光缆的外侧壁之间。
上述的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由于将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均设置在第一护套中,如此便可以无需分别对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分开安装,减小施工量,还能对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组合在一起后,能够使得占用空间较小。另外,第一护套中所填充的填充物能够使得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相结合的更加紧密,避免大对数电缆与室内光缆在第一护套中发生移动的现象,且具有较好的耐弯曲性、抗压扁性与抗拉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麻绳、橡胶绳或玻璃纤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光缆包括第二护套与若干个紧套光纤,所述第二护套套设在所述第一护套中,所述紧套光纤套设在所述第二护套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光缆还包括填充芳纶,所述填充芳纶填充在所述第二护套内侧壁与所述紧套光纤外侧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套光纤的数量为4至24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对数电缆包括第三护套与若干个线对,所述第三护套套设在所述第一护套中,所述线对设置在所述第三护套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对数电缆还包括聚酯带,所述聚酯带包裹在所有所述线对的外围。聚酯带将线对缠绕在一起后,使得线对具有较好的抗拉性,对线对起到保护作用,且整体耐高温性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酯带呈螺旋状形缠绕包裹于所述线对的外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对的数量为5至100对;所述线对包括第一金属导线与第二金属导线,所述第一金属导线、所述第二金属导线外均设置有绝缘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对数电缆还包括撕裂绳,所述撕裂绳设置在所述聚酯带与所述第三护套之间,且所述撕裂绳与所述第三护套内侧壁连接。如此,当需要剥开第三护套时,可以用力拉第三护套,第三护套内侧壁的撕裂绳断裂时回弹作用能将第三护套撕开一条缝,这样方便剥开第三护套,并避免了用刀剥护套时伤到线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主干通道的光电复合缆的示意图。
10、第一护套,20、大对数电缆,21、第三护套,22、线对,23、聚酯带,24、撕裂绳,30、室内光缆,31、第二护套,32、紧套光纤,33、填充芳纶,40、填充物,50、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中,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粤道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粤道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