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0002.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迟延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1166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行 使用方便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纸币是指以柔软的物料造成的货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发明,即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则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由于纸币本身的强度不高,使用时容易出现破损,也就是在无意间被撕裂形成残币,出现撕裂的残币主要由银行回收兑换,而目前商家接收到残币为了可继续使用或在交给银行前防止部分丢失,都是采用透明胶带粘住,透明胶带在使用时不容易固定,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纸币中间存在缝隙,影响美观,故而提出一种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具备方便美观等优点,解决了商家接收到残币为了可继续使用或在交给银行前防止部分丢失,都是采用透明胶带粘住,透明胶带在使用时不容易固定,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纸币中间存在缝隙,影响美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美观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模装置,所述压膜装置的内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压膜装置的内腔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联轴器,联轴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圆锥齿轮,圆锥齿轮的左侧活动安装有齿条,齿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压膜装置内腔中部的推板。
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空槽内固定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的轴心处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皮带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压膜装置顶部的固定螺帽,两个固定螺帽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夹片。
优选的,所述支柱呈等距离分布在操作台的底部,且支柱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圆锥齿轮与齿条的连接方式为啮合。
优选的,所述滑槽以压膜装置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两侧均与滑槽活动连接,且推板的底部设置有薄膜。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连接方式为传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通过设置压膜装置,第一驱动电机启动通过转轴带动圆锥齿轮转动,圆锥齿轮可以改变转轴的转向,从而使得圆锥齿轮带动齿条转动,推动推板沿滑槽上下移动,对残币进行压模修复,把破损的残币粘连在一起,避免部分丢失导致无法使用或者无法更换新币。
2、该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通过设置主动轮,第二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轮带动从动轮转动,可以将残币放在皮带轮上向压膜装置方向移动,避免了人工操作,更加方便。
3、该银行用使用方便的残币修复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夹片,弹性夹片通过固定螺帽固定在皮带轮上,可以将残币固定在皮带轮上,避免残币在传送过程中出现移动,影响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操作台、2支柱、3压膜装置、4滑槽、5第一驱动电机、6联轴器、7转轴、8圆锥齿轮、9齿条、10推板、11空槽、12主动轮、13第二驱动电机、14皮带轮、15从动轮、16固定螺帽、17弹性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0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控电子锁
- 下一篇:一种纸币智能视觉分类清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