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4601.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陶虎;万冰清;翟近尧;石喜;文卫军;陈启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32254 | 代理人: | 黄苏豫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雨水 收集 生态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基础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面雨水收集下渗的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面硬化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硬化地面的渗透性差,阻断了原地表渗透路径,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使得原本应该下渗到土壤中的雨水形成了地表径流,地下管网排泄能力有限,城市出现洪涝现象。同时,由于降雨长期不能补充到地下,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破坏了地下水生态系统。
针对地下水生态失衡以及上述城市灾害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特别适合于西北干旱地区应用。将降雨有效的收集起来并导入地下,地下水失衡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可以解决城市洪涝灾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雨水下渗的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基层、砂井、阻水土工布和阻水持力层;
其中,所述透水混凝土路面为整个系统的最上层,承载压力并将雨水即时下渗;
其中,所述透水基层铺设于透水混凝土路面下部,和透水混凝土路面一起承受路面载荷,同时也具有透水性能,利于雨水下渗;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透水基层为砂砾石透水层,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同时透水性较好。
其中,砂井上端开口设置在透水基层内,在透水基层下部、砂井四周向依次铺设有阻水土工布和阻水持力层;
所述阻水土工布铺设于透水基层之下、砂井上部四周,防止雨水下渗到阻水持力层,以减少路面整体的承载能力;
其中,所述阻水持力层,铺设在阻水土工布下部,砂井周向,用于维护整个道路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砂井开口一端位于透水基层内,另一端向下延伸,直至进入地下水系统,在砂井内铺设有透水材料,以利于雨水下渗,通过砂井进入到地下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透水基层与阻水土工布之间还铺设有沙滤层,用于保护阻水土工布,防止透水基层材料对阻水土工布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为阻水持力层为夯实灰土层,灰土比例为3:7。
其中,所述透水基层可以为平层结构,相应的阻水土工布等结构也为平层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基层具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雨水的导流汇集和下渗,阻水土工布铺设在透水基层下方,在透水基层低处,优选为最低处连接有砂井上部开口处,用于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透水基层为漏斗形结构,在漏斗形结构底部连接有砂井,其中漏斗的坡度比为-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透水基层为拱形结构,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在两侧连接有砂井,其中坡度比为0-0.1。
其中,所述砂井内填充的过滤透水材料为砂砾石,其平均粒径从上至下递增,以利于雨水下渗和杂物过滤。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利于施工操作,在具有优良的路面承载能力的同时,具有极为优良的雨水收集下渗能力,利于雨水的快速收集和下渗,以尽快进入地下水循环系统,补充地下水,非常适用于城市交通路面及小区、停车场路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水混凝土路面;2、透水基层;3、沙滤层;4、阻水土工布;5、阻水持力层;6、砂井;7、土基层。
图2为本实用新型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路面雨水收集生态系统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