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4328.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楼光文;吴尧成;黄超胜;叶建云;段福平;金鹤翔;周立宏;张敏健;邵辉;王朝鑫;王建国;斯迪忠;丁鹏杰;吴秀民;蔡恩伟;方孔承;朱永祥;胡逢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跳槽 旋转 悬浮 式抱杆 头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尤其是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大多数采用悬浮抱杆吊装塔材,而悬浮式抱杆皆需配置一种用于布置起吊滑车组、外拉线、内拉线的抱杆头部。之前的抱杆头部存在以下问题:头部转动不灵活;容易出现起吊钢丝绳跳槽而引起钢丝绳损伤的安全风险;在滑车组存在侧向偏角时,起吊钢丝绳容易与就近的钢结构件相磨而造成钢丝绳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以解决悬浮式抱杆头部转动不灵活、起吊钢丝绳跳槽及磨损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包括起吊滑车组件、设于起吊滑车组件上端的外拉线组件、设于起吊滑车组件下端的内拉线组件,所述的起吊滑车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滑车组、设于对称中心的竖向的主套管,所述的外拉线组件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的上端,所述的内拉线组件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的下端,每个所述的滑车组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防止钢丝绳侧向滑脱的滑车侧板、所述的滑车侧板上位于滑车组的外上方设有防止钢丝绳跳出滑车槽的防跳槽装置,所述的滑车侧板上位于滑车组的外下方设有用于防止钢丝绳与两侧的滑车侧板直接接触摩擦的防磨装置。工作时,外拉线组件和内拉线组件可围绕主套管旋转,从而满足不同方位的外拉线和内拉线的打设要求,降低了与钢丝绳的摩擦和因钢丝绳方位偏差太大而发生的跳槽现象,在外拉线和内拉线的牵拉过程中,滑车侧板和防跳槽装置防止了钢丝绳的跳槽现象,防磨装置防止了钢丝绳与滑车侧板的摩擦损耗,提升了安全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主套管通过其中轴线上设置的上轴承组件和下轴承组件分别与外拉线组件和内拉线组件可旋转连接。轴承的可旋转连接方式稳定可靠。
所述的上轴承组件包括设于主套管上端的上轴、与上轴轴接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的上轴的下端连接于主套管的上端,上轴的主体位于主套管上方,所述的下轴承为轴接于上轴中下部的圆锥滚子轴承,上轴承为轴接于上轴中上部的球轴承,所述的下轴承设于外拉线组件中心下部的下轴承座中,所述的上轴承设于下轴承上面的上轴承座中。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提供更可靠稳定的旋转支撑。
所述的下轴承组件包括设于主套管中下部中心的下轴、设于主套管内底部的与下轴轴接的下轴轴承,所述的下轴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下轴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主套管中部,下轴的下端伸出主套管,并与内拉线组件连接。通过上下两个可转动的连接部位,下端采用轴承连接的方式可稳定方便的实现内拉线组件与起吊滑车组件之间的旋转连接。
所述的内拉线组件的中心设有固定套管,内拉线组件的下端设有法兰板,所述的下轴的下端伸入固定套管的中心孔并与固定套管间隙配合,下轴的下端端面与法兰板相贴,下轴的下端设有与固定套管上端面相平的台阶面,内拉线组件的上端设有固定盖板压盖住固定套管和下轴下端的台阶面。方便实现的把下轴固定在内拉线组件上。
所述的防跳槽装置为可转动的连接于滑车组两侧滑车侧板的滚杠。滚杠的设置可以防止钢丝绳跳出滑车组,而且滚杠的可转动方式,使钢丝绳大大降低了与滚杠的摩擦接触。
所述的滚杠共2根,一根设置于滑车组的正上方,另一根设置于滑车组的上方外侧,滚杠与滑车组的外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滑车轮槽中所穿的钢丝绳的直径。通过设置2根滚杠并且滚杠与滑车组的外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钢丝绳的直径能更好的防止钢丝绳跳槽。
所述的防磨装置包括设于滑车侧板外下方的防磨棒固定座和设于防磨棒固定座上的可更换的尼龙防磨棒。在钢丝绳与尼龙防磨棒摩擦时,尼龙防磨棒不会损伤钢丝绳,在尼龙防磨棒损伤较大时,可以方便进行更换。
所述的尼龙防磨棒可旋转的连接于防磨棒固定座上。通过可旋转连接可以大大降低摩擦损伤,更好的降低对钢丝绳的摩擦阻力。
所述的尼龙防磨棒与滑车组上钢丝绳的牵拉时的夹角在70~90度的之间。尼龙防磨棒近乎与钢丝绳的垂直设置,在钢丝绳牵拉时,接触的尼龙防磨棒可以更小受力的实现转动,防磨效果更好。
有益效果:有效的防止钢丝绳的跳槽现象,减少了钢丝绳与接触部位的磨擦磨损,提升了悬浮抱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