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音装置以及气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712.1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逸善舒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万志香 |
地址: | 51014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装置 以及 气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气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音装置以及气泵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很多产品都使用了微型气泵,比如按摩仪、血压计、止鼾枕、止鼾垫、充气床等,微型气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电机带动气泵曲轴,从而驱动活塞进行打气,避免不了产生一定的噪音,目前市面上的气泵噪音一般在55dB,相对室内环境非常大,微型气泵的噪音注意来源有电机本身噪音、气泵曲轴和电机轴接触点噪音、气泵活塞运动摩擦和空气噪音。目前市面的产品的降噪主要有隔振,吸音方式,但效果都不理想,噪音仍然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静音装置。
一种静音装置,包括壳体、减震套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隔音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隔音腔;所述减震套设置在所述隔音腔内以用于供微型气泵套设;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第一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第二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盒内具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分别在所述第一消音腔相对的内壁上交错分布,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以及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噪音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盒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气嘴,所述气嘴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气嘴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盒上的相应的所述气嘴与之间通过连接气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音腔内具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分别在所述第二消音腔相对的内壁上交错分布,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以及进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噪音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音盒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气嘴,所述气嘴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气嘴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消音盒上的相应的所述气嘴与之间通过连接气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音棉层,所述隔音腔的内壁设有所述吸音棉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盖以及第二壳盖,所述第一壳盖以及所述第二壳盖均具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壳盖以及所述第二壳匹配连接,所述第一壳盖上的容置槽以及所述第二壳盖上的容置槽配合以形成所述隔音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消音效果好的气泵机构。
一种气泵机构,包括微型气泵,还包括所述的静音装置,所述微型气泵套设在所述减震套内,且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
上述的静音装置,包括壳体、减震套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隔音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隔音腔;隔音腔的设置减少了微型气泵的一部分噪音。所述减震套设置在所述隔音腔内以用于供微型气泵套设;减震套的设置减少了微型气泵的一部分噪音。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第一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第二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的设置减少了流动的气体的一部分噪音。上述的综合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微型气泵以及气体流动时的噪音,降噪效果好。
上述的静音装置,还在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内设置了隔板,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进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气体呈迂回状行进,可以大大降低气体的流动速率,有效改变气体流动方向来减低噪音,降噪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气泵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逸善舒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逸善舒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整体式配重块
- 下一篇:可佩戴式自动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