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431.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冬;杨峰;黄祥德;张达;陈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驱动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续航能力尤为重要,车企针对动力电池设计了电池热管理系统。而电池加热器是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电池加热器包括发热芯、硅橡胶绝缘层、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和电源线,在发热芯上连接电源线,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包覆在发热芯的一侧,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发热芯的另一侧。
上述加热方式虽然都能给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但是存在安全性比较低,带电发热体容易挤压、刺破受损,加热也不太均匀,且通用问题是应用电压平台较低。同时现有的电池加热器的驱动单元的体积较大,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动单元,体积小,提高了IGBT模块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单元,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内限定出放置空间;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放置空间的底壁上;IGBT模块,所述IGBT模块设在所述控制器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IGBT模块竖直放置,所述IGBT模块和所述放置空间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绝缘件;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分别与所述IGBT模块和所述散热壳体配合以将所述IGBT模块定位在所述散热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单元,通过使得IGBT模块竖直放置,节省了大量空间,为轻量化、体积精简、布置灵巧起到明显有利效果,同时提高了IGBT模块的散热效果,保证驱动单元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散热壳体上,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与所述IGBT模块配合以将所述IGBT模块定位在所述散热壳体上的弹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由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分离后向外弯折限定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空间的内周壁上设有两个固定凸台,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固定凸台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固定凸台的外周壁设有卡槽,所述定位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入到相应的所述卡槽内的伸入件。
优选地,所述伸入件为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伸入件由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分离后向内弯折限定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为导热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体的外周壁的至少与所述IGBT模块正对的部分设有散热片。
可选地,所述散热片为多个,每个所述散热片形成为矩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的B-B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与顶板的配合关系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与底板的配合关系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剖面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剖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管与集流腔体的配合关系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件的示意图;
图14为设有导流件的水流设备的俯视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C-C方向的剖面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的剖面图;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顶部密封塞的剖面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顶部密封塞的立体图;
图2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金属管的示意图;
图2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底部密封塞的示意图;
图2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的剖面图;
图2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器的部分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