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5659.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创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耳。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无污染、工作温度范围宽和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首当其冲的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量,这对锂离子电池的重量体积密度和容量体积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越来越多的锂离子电池采用铝塑包装壳体。采用铝塑软包装的电池,由于其壳体不导电,因而需要采用极耳将电池内部的正极、负极和外界连接。
目前,极耳一般是由极耳胶和金属带热压复合而成的。其中,金属带主要是用于将内部电池与外部元件导通,而极耳胶是用于电池封装时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然而,现有的技术中的极耳普遍都没有做到防水防腐蚀,当金属带在接触到水或其它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时,极耳极有可能遭到破坏而起不到其自身的作用,甚至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腐蚀功能的极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极耳,能有效地防水和防腐蚀,提高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极耳,包括若干金属丝和防水防腐蚀层,若干所述金属丝并列设置,并且两相邻所述金属丝之间留有间隙,若干所述金属丝均设置有包覆部,所述防水防腐蚀层包覆于所述包覆部,并且所述防水防腐蚀层与若干所述金属丝形成一整体。一般的,包覆部设置于金属丝的中间部分,金属丝的两端部中一端用于与内部电芯连接,一端用于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防水防腐蚀层的设置使得金属丝不受水或其它具有腐蚀性物质的损坏,从而提供极耳的安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丝的数量为2~5根。当金属丝的数量为两根时,其中一根与电芯正极连接,另外一根与电芯负极连接。当金属丝的数量为3~5根时,其中一根与电芯正极连接,一根与电芯负极连接,一根连接地线,剩余的则用于有需要的其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每根所述金属丝的截面积为0.1~1mm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每根所述金属丝的截面积为0.2~0.5mm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水防腐蚀层设置为PP层、PPa层、CPP层、MPP层、PET层、OPP层、PE层、PVC层、PI层或PTFE层。PP、PPa、CPP、MPP、PET、OPP、PE、PVC、PI和PTFE均具有防水和耐腐蚀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水防腐蚀层的厚度为0.03~0.2mm。需要说明的是,当防水防腐蚀层太薄时,其起到的防水和防腐蚀效果较差;而当防水防腐蚀层太厚时,其会影响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水防腐蚀层的厚度为0.08~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耳,包括若干金属丝和防水防腐蚀层,若干所述金属丝并列设置,并且两相邻所述金属丝之间留有间隙,若干所述金属丝均设置有包覆部,所述防水防腐蚀层包覆于所述包覆部,并且所述防水防腐蚀层与若干所述金属丝形成一整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防水防腐蚀层,确保极耳不受损坏,从而提高其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其中:1-金属丝,2-防水防腐蚀层,11-包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池极耳,包括若干金属丝1和防水防腐蚀层2,若干金属丝1并列设置,并且两相邻金属丝1之间留有间隙,若干金属丝1均设置有包覆部11,防水防腐蚀层2包覆于包覆部11,并且防水防腐蚀层2与若干金属丝1形成一整体。金属丝1的数量为2根。每根金属丝1的截面积为0.2mm2。防水防腐蚀层2设置为PP层、PPa层、CPP层、MPP层或OPP层。防水防腐蚀层2的厚度为0.08m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创电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创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5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槽型的铝极耳
- 下一篇:一种移动设备的屏幕解锁方法及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