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监测空气质量自动开闭的雾霾过滤窗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74465.0 申请日: 2017-01-19
公开(公告)号: CN206753406U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发明(设计)人: 甘泉;白天煜;朱少青;李若溪;白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E06B7/086 分类号: E06B7/086;E05F15/611;E05F15/70;E05F15/73;F24F13/28;B01D46/00;B01D46/30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代理人: 沈波
地址: 1001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过 监测 空气质量 自动 开闭 过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m2.5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类百叶窗式雾霾过滤窗,属于家庭生活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人一直被雾霾问题深深困扰。在过去的2015年里,北京仅有186天处在空气质量优良状态,其余179天都处在或轻或重的污染环境里。当然,北京并不是唯一受雾霾困扰的城市,根据2015年第一季度360座城市pm2.5浓度排名统计,北京的污染程度位列第52名,与第一名河北保定pm2.5均值相差64.6。秋冬季节,更是雾霾频发的时段,每年此时,前往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都会攀升。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空气净化器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并逐渐成为重污染地区的家居常备电器。

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空气净化器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被动式空气净化器主要由马达、风扇、空气过滤网等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为:机器内的马达和风扇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网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主动式空气净化器则会释放APT因子(主要由高纯度的负离子和富氧分子共同组成),它会走到需要它的地方,杀死室内的细菌,去除空气中烟雾、灰尘和异味。

但因为家用空气净化器最初的实用新型目的主要是为了净化室内的异味或甲醛之类的有害气体,都是放在室内工作的,这与我们的本土问题有些“水土不服”。这样的工作模式并不适用于解决雾霾污染问题,因为放在室内的净化器不能及时从室内环境中过滤出pm2.5,用户还是会在净化器运行的过程中吸进未来得及处理的细颗粒物。如果实用新型一种窗式雾霾过滤器并取代传统纱窗,可直接在通风口处将雾霾拒之于外,从根本上杜绝pm2.5在室内外流通。

此前,德国品牌Trittec自研了一款防微尘纱窗。这种纱窗采用“高磁纤维”材料制成,当风拂过,就会因摩擦而产生不被人感知的负极静电,并较长时间维持。但考虑到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无风环境下,这种纱窗的作用可能会被削弱,且其售价较高,所以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强。

公开号为CN105781368A的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空气过滤棉的百叶窗,但其过滤组件并不在叶片上,且无法自动化控制,缺乏实用性和通光性。该实用新型公开日为2016.07.20。

实用新型内容

为降低雾霾对市民生活的影响程度,设计如下一款空气过滤窗,通过检测得到室外PM2.5浓度实时做出逻辑判断,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智能窗开启或关闭。从而可以有效缓解或阻断pm2.5进入室内,并在空气状况良好时不影响通风,维持室内安全健康的空气环境。该项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模式,诣在从根本上杜绝pm2.5在室内外流通,相较传统空气净化器更宜解决我国空气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监测空气质量自动开闭的雾霾过滤窗,该雾霾过滤窗包括窗框100、叶片200、联动部分300、电路400,叶片200安装在窗框100上,联动部分300安装在窗框100上,电路400通过联动部分300控制叶片200。

该智能窗用以取代普通的家用纱窗,为了尽可能减少开启时的空间占据影响,将其设计成百叶窗的样式,为了尽可能减轻边框占用过滤面积的问题。

叶片200并列布置并呈百叶窗样式,当需要工作时,叶片200闭合隔绝室外空气,反之打开。叶片200的转动由步进电机410带动主轴联动,叶片200的转动角度为40°,使叶片200转动后平行于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化的减少非闭合状态下对日光的遮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4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