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铁两用车用托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5110.5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6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苏超;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科正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1/00 | 分类号: | B60F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车用托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铁两用车用托轨器,属于轨道交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突飞猛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性能和制造水平,更大范围、更快速度满足于轨道交通需求,成为制造业面临的新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公铁两用车用托轨器,可安装于汽车前后底部可伸缩的设备,可以同时满足汽车在公路上行走和铁道上运行,主要用于轨道牵引、调车作业、起重、挖掘、装卸、除雪、清扫线路、架设接触网导线、检查维修接触网上部设备、抢险救灾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铁两用车用托轨器,包括托轨器本体,所述托轨器本体固定设置在汽车的前后端,所述托轨器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铁轮,通过设置在托轨器本体和汽车之间的驱动装置,控制托轨器本体的上升和下降,实现汽车公路铁路之间的功能转换;
所述托轨器本体的结构为:包括轴管底座、铁轮轴、下跨框架和上跨框架,所述轴管底座水平固定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轴管底座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铁轮的铁轮轴,所述下跨框架设置在轴管底座上方,且下跨框架的两端与轴管底座的两端设置在一起,所述上跨框架套装并固定在下跨框架,所述上跨框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铰接在上跨框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上端固定在汽车上。
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
所述下跨框架的两端与轴管底座的两端通过导向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装置的上端固定在下跨框架上,所述导向装置的下端铰接在铁轮轴上。
所述下跨框架和轴管底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弹簧。
所述橡胶弹簧分别设置在下跨框架和轴管底座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使汽车同时满足公路上行走和轨道上运行,轻便灵活,运行速度高,范围大,有效用于轨道牵引、调车作业、起重、挖掘、装卸、除雪、清扫线路、架设接触网导线、检查维修接触网上部设备、抢险救灾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状态图。
图中:1为轴管底座、2为铁轮轴、3为下跨框架、4为上跨框架、5为导向装置、6为橡胶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铁两用车用托轨器,包括托轨器本体,所述托轨器本体固定设置在汽车的前后端,所述托轨器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铁轮,通过设置在托轨器本体和汽车之间的驱动装置,控制托轨器本体的上升和下降,实现汽车公路铁路之间的功能转换;
所述托轨器本体的结构为:包括轴管底座1、铁轮轴2、下跨框架3和上跨框架4,所述轴管底座1水平固定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轴管底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铁轮的铁轮轴2,所述下跨框架3设置在轴管底座1上方,且下跨框架3的两端与轴管底座1的两端设置在一起,所述上跨框架4套装并固定在下跨框架3,所述上跨框架4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铰接在上跨框架4上,所述驱动装置的上端固定在汽车上。
所述驱动装置为油缸。
所述下跨框架3的两端与轴管底座1的两端通过导向装置5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装置5的上端固定在下跨框架3上,所述导向装置5的下端铰接在铁轮轴2上。
所述下跨框架3和轴管底座1之间设置有橡胶弹簧6。
所述橡胶弹簧6分别设置在下跨框架3和轴管底座1的两端。
因其独特的工作环境,所以制作过程中保证零件的强度、性能等,应用以下技术措施:
1、使用高频振动消除焊接应力:
焊接过程中工件受到不均匀温度场的作用而产生的形状、尺寸变化称为焊接变形。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都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导致焊接构件的变形、开裂并降低其承载力。同时,在焊缝的焊趾部位还存在凹坑、余高、咬边造成的应力集中,而焊趾处的熔渣缺陷、微裂纹又形成了裂纹的提前萌生源。由于受残余拉应力、应力集中和裂纹萌生源的影响,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大大降低。
为此,我们增加高频振动工序,设定振动器频率为:50-150Hz,振动转速为:2000-5000r/min,振动时间为:30min,结过长期实践跟踪,此工艺非常有效,也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2、自主研发设计专用工装、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科正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科正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5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GV小车与料车自控挂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搬运机器人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