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1142.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孙衍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衍泉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高海棠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桥梁 工程施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自1988年我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截至2013年末,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44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为了降低耕地占用以及跨越特殊地形往往会采用架设高架桥的方式,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针对桥梁侧面的施工往往要搭建施工平台,但是现有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还存在着结构复杂,搭建费时费力,移动不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高效率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以解决现有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还存在着结构复杂,搭建费时费力,移动不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一种高效率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包括移动控制箱,移动轮,移动电机,连接臂,吊绳,工作平台和升降电机,所述的移动轮安装在移动控制箱的底部并与桥梁主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移动电机安装在移动控制箱内部并与移动轮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臂安装在移动控制箱的侧面并延伸出桥梁主体的侧面护栏;所述的工作平台通过吊绳吊接在连接臂的下部;所述的升降电机安装在连接臂上并与吊绳机械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控制箱与桥梁主体接触的侧面上半部分和连接臂与桥梁主体接触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辅助轮。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控制箱的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安装滑块,所述的滑块与连接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吊绳侧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在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工作平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杆具体采用不锈钢伸缩管。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控制箱内还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移动电机和升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蓄电池还电性连接有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的工作平台上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臂上设置有凹轮轴,所述的吊绳一端连接连接轴,另一端连接凹轮轴。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轴和凹轮轴垂直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控制箱远离工作平台的一侧还铰接有配重板,所述的配重板上设置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控制箱和滑块上还设置有安全块,所述的安全块通过安全绳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控制箱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报警器,所述的移动轮和辅助轮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屏和报警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的桥梁工程施工平台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控制箱与桥梁主体接触的侧面上半部分和连接臂与桥梁主体接触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辅助轮,配合移动轮的设置,有利于在移动控制箱和工作平台移动时更加顺畅、灵活。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控制箱的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安装滑块,所述的滑块与连接臂固定连接,有利于灵活调整连接臂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桥梁主体侧护栏。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吊绳侧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在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工作平台固定连接,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吊绳,另一方面可提高工作平台与连接臂的连接刚性,在风力较大时降低摇晃幅度,便于工作人员施工。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控制箱远离工作平台的一侧还铰接有配重板,所述的配重板上设置有配重块,有利于保障该施工平台的平衡。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控制箱和滑块上还设置有安全块,所述的安全块通过安全绳连接,有利于提高连接臂的稳定性,防止连接臂脱落造成意外。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控制箱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报警器,所述的移动轮和辅助轮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屏和报警器电性连接,有利于检测各个移动轮和辅助轮的压力值,进而评估整体施工平台的稳定性,防止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与连接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衍泉,未经孙衍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1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座椅靠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空心板梁芯模上浮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