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6985.1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民;张锐坚;徐晓然;李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20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用气浮 沉淀 分离 装置 处理 方法 | ||
1.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絮凝区、接触区、分离区、集泥区和沉淀出水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与分离区之间设置接触区,所述分离区与沉淀出水区通过沉淀出水区穿孔花墙连接,所述分离区下部设置集泥区,所述絮凝区为由四个反应段和一个过度段组成,所述反应段直接通过墙体间隔,在所述反应段由竖井组成,在所述竖井内设置小孔网格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网格栅板的网孔尺寸为20~50mm×20~50mm,所述小孔网格栅板的厚度16~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网格栅板从进水端至出水端所述反应段上,所述反应段按4层、3层、2层、1层递减,所述小孔网格栅板居中布置,层间水平间距为0.6m~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出水区为楔形,沉淀出水区底部呈斜坡状,在沉淀出水区与分离区的间隔墙上设置滑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区为平底构造,其上设置刮泥机,在集泥区末端设置集泥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浮出水区上设置气浮出水渠和气浮集水管,气浮集水管设置在斜板组下方且与气浮出水渠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出水渠位于沉淀出水渠的外侧,气浮集水管沿斜板组件底部穿过分离区末端池壁,并连接至气浮出水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区设置斜板组件,所述板组件为通过支撑杆柱将斜板连接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斜板的安装角度为45~65度,斜板间距为25-45mm。
9.水处理的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包括的步骤如下:
(1)对原水水质进行检测:
(2)当原水浊度高于80NTU时,选择运行沉淀工艺;当原水浊度低于15NTU时,选择运行气浮工艺;
(3)投加药剂:含铁或含铝盐类的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50mg/l,含铁或铝或铁和铝的聚合物絮凝剂的投加量为5-40mg/l;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5-2.0mg/l、次氯酸钠投加量为5-40mg/l;
(4)运行气浮工艺时,当原水浊度小于15NTU时,刮渣周期为12或24小时;当原水浊度15-80NTU时,运行气浮工艺时,刮渣周期为6或12小时;
运行沉淀工艺时,当原水浊度15-80NTU时,刮泥、排泥周期为24小时;当原水浊度大于80NTU时,运行沉淀工艺,刮泥、排泥周期为6或1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气浮工艺时,絮凝后的水与溶气水在接触区混合后,进入分离区后进入斜板组件的斜板缝隙内,被溶气水形成的微小气泡粘附的水中絮凝体即杂质颗粒,沿斜板底表面上浮至水面,形成气浮浮渣,通过定期刮渣去除;处理后澄清的清水沿斜板缝隙向下进入气浮集水管流入气浮出水渠;运行沉淀工艺时,絮凝后的水进入分离区后进入斜板组件的斜板缝隙内,水中的絮凝体即杂质颗粒沉降至斜板的上表面,沿斜板上表面下滑至集泥区,通过定期刮泥、排泥去除;处理后澄清的清水沿斜板缝隙水平方向流动至沉淀出水区穿孔花墙,经沉淀出水区穿孔花墙进入沉淀三角堰集水槽的沉淀出水区,沉淀集水槽流入沉淀出水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69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河道污水初步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水养殖废水中抗性基因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