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硫化氢产生菌培养基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3914.6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史荣久;赵峰;张颖;韩斯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02;C12Q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硫化氢 产生 培养基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检测与数量监测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有效满足硫化氢产生菌生长、促进其代谢与繁殖的培养基配方成分及其应用。本发明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溶液、微量元素液、维生素液等组成,还包含有复合的有机碳源、硫源等营养成分。在厌氧条件下,取适量体积的厌氧采集的油田环境水样品(如采出水等)接种至上述培养基中,在与环境样品原位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厌氧培养,可高效促进样品中具有产硫化氢能力的多种微生物生理类群的生长和代谢。使用本培养基,同时结合其他厌氧微生物学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油田环境或其他环境来源的样品中硫化氢产生菌的菌种富集、分离筛选和微生物数量检测与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检测与数量监测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有效满足硫化氢产生菌生长、促进其代谢与繁殖的培养基配方成分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就石油开采等工业行业而言,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产生的硫化氢(H2S)为工业生产带来诸多危害:(1)H2S可对人员的人身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产生危害。当H2S浓度较高(50~200ppm)时,该气体使人体器官因缺氧而中毒;浓度极高(700~2000ppm)时,只需要几秒钟就会使人失去自救能力,如不及时抢救将死亡;(2)能够产生H2S的微生物还可引起石油工业管线的微生物腐蚀,既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又可引发安全和生产事故;(3)高浓度的H2S气体会降低石油、天然气的经济价值;(4)产H2S微生物还可引发油藏地层堵塞,致使石油开采难度增大、开发成本提升。因此,有效检测油田环境中硫化氢产生菌的数量,监测其数量变化对于油田开发工业企业具有重要价值。
长期以来,油田企业用于检测硫化氢产生菌的培养基仅针对硫酸盐还原菌。但是,最新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油田等环境中生存着多种能够产生H2S的“非硫酸盐还原菌”,这些微生物不能利用硫酸盐产生H2S,但是能够利用诸如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单质硫等产生H2S。因此,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在内,这些微生物种群统称为硫化氢产生菌。目前,还缺乏适用于多种硫化氢产生菌的培养基。显然,油田企业所用的硫酸盐还原菌的培养基将低估油田环境中的硫化氢产生菌的真实数量,进而影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质管理及有关危害防控技术研发与决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满足多种硫化氢产生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配方成分,可实现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在内的多种硫化氢产生菌的富集培养、分离筛选、数量检测等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田硫化氢产生菌培养基,每1000mL硫化氢产生菌的培养基成分为:基础培养基溶液924.0~961.7mL、碳源溶液1.0~10.0mL、生长因子兼氮源溶液1.0~10.0mL、硫源溶液1.0~10.0mL、微量元素液0.1~1.0mL、维生素液0.1~1.0mL、还原剂溶液5.0~8.0mL、pH缓冲液30.0~35.0mL、ST溶液0.1~1.0mL、琼脂0~20g。
所述基础培养基液为每1000mL蒸馏水中含0.05~30.0g NaCl、0.05~5.0gMgCl2·6H2O、0.01~0.5g CaCl2·2H2O、0.05~10.0g Na2SO4、0.01~1.0g NH4Cl、0.05~3.0g KH2PO4和0.05~5.0g KCl、0~10.0g MgSO4·7H2O、0~10.0g柠檬酸铁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3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