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胸充气袋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1033.0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启春 |
主分类号: | B31D5/00 | 分类号: | B31D5/0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袋 贴合片 气囊 定型 热压定型 制作工艺 水溶 贴覆 布料 发热板组件 组装材料 充气腔 传统的 高周波 三通阀 烫压 外膜 模具 发热 加工 取出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胸充气袋制作工艺,包括:S10、提供加工定型机器:充气袋包括二气囊和连接二气囊的三通阀,各气囊包括二贴合片和位于贴合片之间的水溶纸,贴合片之间形成充气腔,各贴合片包括TPU胶膜和贴覆于TPU胶膜外侧的布料;S20、准备材料和组装材料;S30、热压定型;S40、取出定型的充气袋。本发明通过设置充气袋的气囊由二贴合片和位于贴合片之间的水溶纸组成,贴合片由TPU胶膜和贴覆于TPU胶膜外侧的布料组成,再通过在发热定型机上设置模具或在烫压机上设置发热板组件对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相对于传统的充气袋的气囊由价格高的外膜组成,以及通过高价格的高周波机器对充气袋进行定型加工,降低了充气袋的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文胸充气袋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胸罩除了一般的保护与衬托作用外,更强调其对使用者胸部的集中、托高与塑造胸线等机能性功能,以展现出女性的美丽身材曲线。
每位女性胸部在发育期的发育状态均不相同,而有的女性在发育时会产生两边胸部不均匀(大小)的现象。现代的女性为了让自己的胸型更为丰满,目前一般主要在胸罩罩体的两侧罩杯部内选择性设有泡棉式衬垫,俗称水饺垫、或缝设有水袋、气袋的衬垫等。欲藉由此方式将罩杯小的乳房利用胸罩及垫体增加罩杯数,或是能有效解决穿戴具有衬垫的胸罩将大小乳房的情况完全隐藏。但此种,因此在使用上仅是有单一种效果,倘若需另外调整托高、集中或增大乳房的视觉效果,则必须再另外多买不同尺寸的衬垫,如此一来,不仅需增加成本添购,且在使用上则须注意尺寸防止拿错等情事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内部设置充气袋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罩杯尺寸的内衣,不需再另外多买不同尺寸的衬垫。充气袋包括一体式和分体式,一体式是二个气囊通过一三通阀连接,分体式是二个气囊不连接,各气囊上设置一个气阀。目前的一体式充气袋的气囊均由外膜组成,二外模的边部相连接,外膜之间形成充气腔,三通阀包括进气主体和二出气支管,二出气支管分别伸入至二气囊的充气腔内,目前为了防止外膜不易发生损伤,外膜采用高性能高价格比较高的材料制成,而用于外膜的边部的连接以及出气支管和外膜的连接也是通过高价格的高周波机器实现,这些都使得充气袋的制作成本也随之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文胸充气袋制作工艺,其通过低价格的机器用低价格的材料制作充气袋,降低了充气袋的制作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文胸充气袋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加工定型机器:所述加工定型机器为安装有用于制作充气袋的模具的发热定型机,或者为具有用于制作充气袋的发热板组件的烫压机,发热板组件上设有用于制作充气袋的模具,模具根据内衣模杯的形状开模,所述充气袋包括二气囊和连接二所述气囊的三通阀,各所述气囊包括二贴合片和位于所述贴合片之间的水溶纸,所述贴合片之间形成充气腔,各所述贴合片包括TPU胶膜和贴覆于TPU胶膜外侧的布料,所述水溶纸的边部与所述贴合片的边部连接,所述三通阀包括具有进气腔的进气主体和二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出气支管,所述进气腔贯穿进气主体的一端形成进气口,二出气支管分别伸入至二所述气囊的充气腔内,并与所述贴合片连接;
S20、准备材料和组装材料:将布料粘贴TPU胶膜形成贴合片,按照所述模具的形状裁剪贴合片和水溶纸,将用于组成各所述气囊的裁剪成型后的材料分别放置于模具指定的位置,并按照指定的次序重叠好,然后将三通阀放置于模具内,使三通阀的各出气支管分别伸入至相对应的所述气囊的充气腔内;
S30、热压定型:合模,对充气袋进行热压定型,定型后,各所述气囊的水溶纸的边部和贴合片的边部通过所述TPU胶膜热熔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各出气管和相对应的气囊的贴合片通过所述TPU胶膜热熔连接;
S40、取出定型的充气袋:定型完成后,开模从模具内取出定型的充气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启春,未经宋启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板压折痕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分的夹芯复合材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