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硼泥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9675.7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许永博;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荣 |
主分类号: | C04B33/138 | 分类号: | C04B33/138;C04B33/132;C04B33/135;C04B3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硼泥 烧结砖 燃烧残渣 球磨料 匀浆 制备 发酵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纯氧 巴氏芽孢杆菌 氩气保护状态 硼泥烧结砖 稀土氧化物 营养液 钢渣 镁砂 催化剂球 低温烘干 混合发酵 挤压成型 力学性能 两次烧结 煤油混合 随炉冷却 温度条件 粉煤灰 氧化硼 出料 球磨 炭黑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泥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钢渣和煤油混合球磨后,于纯氧中燃烧,收集燃烧残渣;再将硼泥、镁砂、粉煤灰、水、营养液和巴氏芽孢杆菌混合发酵,制得发酵匀浆,随后将燃烧残渣、稀土氧化物、氧化硼、发酵匀浆、炭黑和催化剂球磨混合,制得球磨料,再将球磨料挤压成型后,低温烘干,并于氩气保护状态下,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两次烧结,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出料,即得硼泥基烧结砖。本发明所得硼泥烧结砖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泥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硼泥是生产硼酸、硼砂等产品产生的废渣,为灰白色、黄白色粉状固体,呈碱性,含氧化硼和氧化镁等组分,俗称“硼泥”。硼泥的堆存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使堆场附近的土壤碱化并引起硼的迁移转化,造成环境污染。
硼泥是化工厂生产硼砂、硼酸的产物,每t产品要排出3~4t的干基硼泥,全国每年排放硼泥在100万t以上。仅辽宁省目前已堆放硼泥近1000万t。由于硼泥显碱性,随意堆置对农田、地下水和大气都有一定的危害。硼泥是中国硼资源的特色废弃物,国外少见,国外对其治理的研究未见报道。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从事硼泥的综合治理工作,研究内容主要可分为3类:从硼泥中提炼有价元素、利用硼泥作烧结矿的添加剂以及制作建筑材料,前两类用量较小,而且还会产生新的废弃和污染,所以利用硼泥作建材对于解决辽宁省的硼泥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王丕林利用硼泥和黏土进行了制砖研究,发现硼泥最大加入质量比例为25%,否则泛碱现象较突出。于汘利用30%的硼泥加入20%的发电厂粉煤灰其余为黏土制作建筑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李仲华利用硼泥制造高级建筑砖,其成分为干燥硼泥的质量分数为60%~90%,酚醛树脂质量分数为8%~20%,颜料质量分数为0.5%~4%,石蜡质量分数为0.4%~3%,并申报了国家专利。辽宁丹东某企业也进行过以硼泥为原料,掺入粉煤灰和炉渣制作硼泥烧结砖的工业实验。但是目前的硼泥烧结砖还存在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硼泥烧结砖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硼泥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60~80份钢渣,30~40份煤油,球磨混合2~4h后,于纯氧中燃烧,得燃烧残渣;
(2)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60~80份硼泥,10~15份镁砂,30~40份粉煤灰,300~500份水,80~100份营养液,8~10份巴氏芽孢杆菌,恒温搅拌发酵,减压浓缩,得浓缩发酵匀浆;
(3)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20份燃烧残渣,8~10份稀土氧化物,4~8份氧化硼,100~150份浓缩发酵匀浆,20~30份炭黑,0.8~1.5份催化剂,球磨混合,得球磨料;
(4)将所得球磨料挤压成型后,低温烘干,再于氩气保护状态下,于温度为1200~1350℃条件下,烧结3~5h,再升温至1480~1520℃,保温烧结45~60min后,随炉冷却500~550℃,于空气气氛中煅烧30~45min,再经冷却,出料,即得硼泥基烧结砖。
步骤(1)所述钢渣为电炉钢渣、平炉钢渣或转炉钢渣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所述镁砂为天然镁砂或海水镁砂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所述营养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10~20份尿素,2~4份硝酸钾,2~4份硝酸镁,4~6份硝酸钙,0.6~0.8份硝酸亚铁,8~10份蔗糖,100~150份水。
步骤(3)所述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铈、氧化铷、氧化镧或氧化钇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3)所述催化剂是由纳米铁粉和氟化钠按质量比为10:1~20:1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荣,未经周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