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950.1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乔业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4/20 | 分类号: | C03C4/20;C03C4/00;C03C3/11;C03B19/02;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杯 茶渍 制备 高温炉 硼酸 耐化学腐蚀 保温处理 高温熔化 力学性能 耐高温 耐氧化 石英砂 温度降 硝酸钠 氧化钙 氧化铝 流体 硼砂 熔融 模具 添加剂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石英砂、硼酸、硼砂、氧化铝、氧化钙、氧化柿、1‑2份氧化斓、7‑10份硝酸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温炉中,1750‑1770℃高温熔化;(2)将高温炉的温度降至1460‑1480℃,然后向其中加入熔融流体质量1‑5%的添加剂,混合均匀后,保温处理20‑30min后,倒入模具中,然后以8‑10℃/min的降温速度将冷却至室温,制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玻璃杯,各项力学性能优异,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氧化,尤其是本发明制得的玻璃杯具有极其优异的不沾茶渍的性能,极大地提升了玻璃杯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杯是指玻璃制成的杯子,通常由原材料高硼硅玻璃,经过6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它是新型的环保型茶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很多人都喜欢喝茶,但是杯子上的茶垢却很难清除,茶具内壁长出的一层茶垢,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它们在饮茶时带入身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化合,生成难溶的沉淀,阻碍营养的吸收。同时,这些氧化物进入身体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造血系统病变和功能紊乱,尤其是砷、镉可致癌,引起胎儿畸形,危害健康。现有技术制得的玻璃杯,基本上不具有不沾茶渍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55-60份石英砂、1-3份硼酸、5-9份硼砂、4-8份氧化铝、2-4份氧化钙、1-3份氧化柿、1-2份氧化斓、7-10份硝酸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温炉中,1750-1770℃高温熔化;
(2)将高温炉的温度降至1460-1480℃,然后向其中加入熔融流体质量1-5%的添加剂,混合均匀后,保温处理20-30min后,倒入模具中,然后以8-10℃/min的降温速度将冷却至室温,制得成品,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碳纳米管2-5份、纳米氧化锆6-9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石英砂的平均粒径大小为40-50目。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管径为2nm,长度为15μm。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玻璃杯,各项力学性能优异,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氧化,尤其是本发明制得的玻璃杯具有极其优异的不沾茶渍的性能,极大地提升了玻璃杯使用的安全性。其中,本发明通过在熔融流体中加入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锆,其能在玻璃杯成型后,在玻璃杯的表面形成一层微米/纳米二元乳突,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玻璃杯的表面能,进而有效的降低了茶渍在其表面的粘附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不沾茶渍玻璃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55份石英砂、1份硼酸、5份硼砂、4份氧化铝、2份氧化钙、1份氧化柿、1份氧化斓、7份硝酸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温炉中,1750℃高温熔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