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3490.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晨光;张洁;黄向阳;朱浩;蒋曦初;邓小伟;李家沛;王赟;黄一飞;瞿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1512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套 电子 砝码 加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包括:外圈砝码组、内圈砝码组、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内圈砝码驱动机构;根据电子吊秤检测需求定制内外圈砝码组,通过电机控制砝码组的上下位移以达到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的效果,从而摆脱了传统加载方式繁琐的人工操作,同时保障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内外圈砝码组的方式,相对于传统单组砝码,可供选择的砝码点更多,砝码机构高度适当降低安全性更高,内外圈同时加载使得加载工作效率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砝码加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针对电子吊秤的检测主要采用标准砝码或“替代法”进行检测,对于大吨位电子吊秤采用传统的标准砝码加载时,采用人工串接砝码的方式,由于电子吊秤检测中砝码加载点多,传统砝码体积大,导致砝码加载难度大,安全隐患大,检测精度低;采用“替代法”检测时,“替代法”使用要求严格,如不充分注意其检测的特殊性.忽视其必要条件,势必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给检测结果带来误差。同时一些电子吊秤生产厂家会使用测力机进行检测,这样出厂的电子吊秤由于标定状况与实际使用工况差异太大,往往出现种种误差,影响了计量的准确性,且不能有效地进行溯源,影响量值传递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包括:外圈砝码组、内圈砝码组、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内圈砝码驱动机构;
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外圈砝码,相邻的外圈砝码间吊挂连接;
所述内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内圈砝码,相邻的内圈砝码间吊挂连接;
内圈砝码组嵌套在外圈砝码组内,最上端的内圈砝码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外圈砝码组通过内圈砝码组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吊挂连接机构保持位置不变;
内圈砝码驱动机构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内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
外圈砝码驱动机构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外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内圈支撑板和内圈驱动电机,所述内圈支撑板设置在内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内圈支撑板在内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外圈驱动电机,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外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支撑组件在外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内圈位移测量装置,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外圈位移测量装置;
所述内圈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
所述外圈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外圈砝码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目标加载值、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和外圈砝码组的位置信息,根据获取的目标加载值、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和外圈砝码组的位置信息向内圈驱动电机和外圈驱动电机输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中心开孔的中层外圈砝码和一个顶层外圈砝码,所述中层外圈砝码的中心形成容置腔,所述内圈砝码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顶层外圈砝码的中心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内圈砝码直径;所述吊挂连接机构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最上端的内圈砝码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外圈驱动电机至少为两个,所述支撑组件至少为两个,所述外圈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圈砝码组的外侧。
进一步地,每个外圈砝码和内圈砝码上均设置有搭扣;相邻的外圈砝码间通过搭扣吊挂连接;相邻的内圈砝码件通过搭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