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管道机器人支撑臂同步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1796.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0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罗英;瓮松峰;黄新东;任荷;王炳炎;安彦波;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16L55/28 | 分类号: | F16L55/28;F16L55/32;F16L101/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适应 功能 管道 机器人 支撑 同步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特种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管道机器人支撑臂同步驱动装置。本发明中,中间部位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中间部位的外围均匀安装有三个伸展式的支撑臂结构,每一个支撑臂均为一个二连杆结构,末端设有一对滚轮。本发明能够针对核电、石油、化工、天然气等领域中较大管道内径和内径大小变化的管道清洗作业,基于3个周向分布的伸展式支撑臂的支撑臂同步驱动装置,能够适应较大范围变化的管道内径。该同步驱动装置可以保证3条支撑臂的伸展度和末端滚轮的同步运动,便于清洗作业过程中机器人的平稳向前推进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管道机器人支撑臂同步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作为一种常用的物料运输手段,在核电、天然气,以及一般的工业设备中应用广泛。为提高管道的输送效率和管道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和检修维护。传统的管道机器人大多针对检修应用,采用轮式、履带式或蠕动式。对于管道内壁的清洗作业,由于机器人的作业臂与管道内壁会产生较大的作用力,因此,传统的轮式、履带式或蠕动式结构均不适合。设计一种可以将机器人撑起,并固定于管道内的结构,是管道清洗机器人的设计难点,尤其是针对管道内径过大,且内径大小变化的场合。
如图1所示,文献1“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521050488.5)提出了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信号采集装置;行走机构与撑开杆组相连,撑开杆组与装灰箱体相连;信号采集装置设置于装灰箱体上,卸料门设置于装灰箱体的后部。该机器人可进行采样、检测、清洗等动作,通过设置的撑开杆组能适应管径为700-1000mm。该机器人由于只采用单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因此其展开范围相对较小,适应的管径变化范围和最大管径均有限;管道机器人的撑开驱动设置在箱体内部,撑开杆组的末端是行走机构,次用履带形式,驱动内置的方案使得行走机构本身相对体积较大,且履带只能平行于管道的轴线,难以适应管径大小的过渡阶段等工况。
如图2所示,文献2“管道清洗机器人”(发明专利,专利号201510484405.1)提出了一种管道清洗机器人。包括装置主体、驱动模块、链节架、压力驱动部分,以及清洗模块。压力驱动部分的一侧连接在所述链节架部位,且调节所述链节架的展开角度,并提供将所述驱动模块紧贴到管道的驱动力。驱动模块同样采用履带式,内置动力驱动源,控制履带的转动,从而带动机器人沿管道内壁的运动。其不足之处在于履带只能平行于管道的轴线,难以适应管径大小的过渡阶段等工况,且驱动位置过多,结构复杂,不利于机器人的轻量化设计;且当管道内有液体时,机器人的驱动过多置于机器人本体外部,防水密封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管道机器人支撑臂同步驱动装置,能够针对核电、石油、化工、天然气等领域中较大管道内径和内径大小变化的管道清洗作业,基于3个周向分布的伸展式支撑臂的支撑臂同步驱动装置,能够适应较大范围变化的管道内径。该同步驱动装置可以保证3条支撑臂的伸展度和末端滚轮的同步运动,便于清洗作业过程中机器人的平稳向前推进运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管道机器人支撑臂同步驱动装置,中间部位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中间部位的外围均匀安装有三个伸展式的支撑臂结构,每一个支撑臂均为一个二连杆结构,末端设有一对滚轮,同步带,其主动轮和对应的支撑臂第一关节的轴线重合,但与支撑臂第一关节的转动相互独立;同步带的动力输出轮同时又是同步带的主动轮,输出轮的转动同样和支撑臂第二关节的转动相互独立,支撑臂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的转动对同步带的传动不会造成干扰,支撑臂末端滚轮的运动完全受控于相应的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安装基座左端圆盘的内侧,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圆盘的中心,通过键与齿轮连接;齿轮同时与均为布置在齿轮外围的三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位于安装基座内部的滚珠丝杠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同时带动驱动齿轮和滚珠丝杠,从而能够驱动支撑臂的伸展/收回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哈夫节
- 下一篇:一种石油管道施工机械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