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64564.0 申请日: 2017-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7950291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4
发明(设计)人: 常猛;邓召洋;刘明春;盛振庆;郭惠;丁洋;王宝印;郑春燕;李召义;李泽文;李冬莉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山东省邹鲁农业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济宁常丰食用菌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代理人: 刘景祥
地址: 273514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针菇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金针菇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每100g鲜菇中含有氨基酸总量达20.9m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2.29~51.17%,异亮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较高含量的精氨酸能预防和治疗肝炎、胃肠馈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赖氨酸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记忆,提高智力。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但使用本领域常规培养基、常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的前提下,上述营养成分的含量很难再有所提高。

同时,金针菇具有含水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等特点。金针菇采后贮运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包括组织褐变、细胞壁蛋白质和多糖降解、子实体老化等,这些变化严重影响了金针菇品质。缩短金针菇货架寿命的主要原因包括酶促褐变和真菌引起的霉变。引起褐变的三种关键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在金针菇组织中呈区域化分布:菌盖的酶活性最低、菌柄上部酶活性稍高、中部较高、下部活性最强。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金针菇的褐变由菌柄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在没有任何保鲜措施的情况下,清洗后的金针菇在适宜温度下,很快就会长满白色霉菌菌丝。在5~10℃的冷藏货架中,货架寿命也不超过3~4天。面对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使用传统的金针菇保鲜例如用焦亚硫酸钠护色和山梨酸钾等防腐,虽有较好效果,但对人体健康有毒副作用和致癌作用。另外如VC等用于护色和抑制褐变,效果差,不稳定。因此,如何延长金针菇的货架寿命、抑制褐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金针菇营养成分含量难以提高、以及金针菇货架寿命短、传统保鲜手法不健康效果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培养基以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培养基含有:玉米芯、米糠、麸皮、甜菜渣、棉籽壳、啤酒糟、大豆皮、贝化石(石灰)、碳酸钙。

上述培养基中,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为:玉米芯35-37份、米糠35-37份、麸皮7-8份、甜菜渣3-5份、棉籽壳4-5份、啤酒糟4-5份、大豆皮4-5份、贝化石(石灰)1-2份、碳酸钙0.2-0.5份。

优选的,上述培养基中,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为:玉米芯36.2份、米糠36.2份、麸皮7.7份、甜菜渣4份、棉籽壳4.8份、啤酒糟4.8份、大豆皮4.8份、贝化石(石灰)1.25份、碳酸钙0.25份。

优选的,上述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7-69(wt)%。

优选的,上述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9(wt)%。

优选的,上述培养基的pH为6.8-7.2。

优选的,上述培养基的pH为6.8。

优选的,所述玉米芯粒度为2-6mm,所述麸皮粒度为1-4mm,所述甜菜渣粒度为3-6mm,所述棉籽壳粒度为2-4mm,所述啤酒糟粒度为2-4mm,所述大豆皮粒度为1-4mm,所述贝化石(石灰)粒度为2-3.5mm。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经过生物发酵剂发酵处理。

优选的,所述生物发酵剂,包括植物乳杆菌、白色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里氏木霉,按照植物乳杆菌4~5份、白色链霉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3~4份、里氏木霉2~3份菌液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生物发酵剂的添加量为培养基各组分之和的1-2(wt)‰(所述培养基各组分不包括水)。

有益效果

使用上述培养基培养金针菇,金针菇生长周期短,每100g鲜菇中含有氨基酸总量最高达30.7mg,金针菇干品中含碳水化合物可高达65.1(wt)%,粗纤维达可高达10.2(wt)%。大大提高了金针菇中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含量,提高了金针菇的营养价值,解决了金针菇生产领域人们一直想要解决却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生产方法为:

1)接种:将金针菇菌种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山东省邹鲁农业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济宁常丰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山东省邹鲁农业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济宁常丰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4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