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MTC模式和LTE模式的切换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8038.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穆楠;赵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新长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H04W3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永伟;陆惠中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mtc 模式 lte 切换 方法 智能 终端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MTC模式和LTE模式的切换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一种智能终端,包括LTE模块、eMTC模块和模式切换开关;当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至LTE模式时,采用所述LTE模块执行所有业务;当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至eMTC模式时,采用所述eMTC模块执行所有业务;当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至Auto模式时,同时采用LTE模块和/或eMTC模块执行所有业务。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智能终端上集成LTE模块、eMTC模块和模式切换开关实现eMTC模式、LTE模式的动态切换和共存,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MTC模式和LTE模式的切换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据预测2020年物联网终端的连接数将会达到50亿。运营商迫切需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应对传统人与人通信日益饱和的局面,物联网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目前3GPP标准在研究采用蜂窝网络承载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Things,窄带物联网),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eMTC(EnhancedMan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业务,但传统蜂窝网络承载的业务和NB-IoT,MTC/eMTC业务的特性相差比较大。因此需要对蜂窝网络进行相应的功能增强和优化,以更好满足物联网应用需求。
eMTC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空口接入技术设计了蜂窝物联网技术和特性,主要面向低速率、深度覆盖、低功耗、大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场景。eMTC由于引入了eDRX(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延长的)省电技术和PSM(Power SavingMode,低功耗模式)省电模式,eMTC终端功耗比较低;另外,eMTC通过重复和跳频技术,eMTC相对LTE覆盖增强了15dB,减小带宽,节省了功耗。
eMTC从LTE协议演进而来,可以支持VoLTE低清语音(由于eMTC带宽仅为1.4MHz)。目前,智能手机主要使用LTE模式来传输高速数据和高清语音,而物联网终端主要使用eMTC模式传输中、低速数据和低清语音(NB-IoT目前不支持语音)。VoLTE(Voice over LTE)语音称为VoLTE高清语音;VoeMTC语音(Voice over eMTC)语音称为VoLTE低清语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MTC模式和LTE模式的切换方法、智能终端及系统,实现了eMTC模式和LTE模式在智能终端上的兼容,极大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和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LTE模块、eMTC模块和模式切换开关;
当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至LTE模式时,采用所述LTE模块执行所有业务;
当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至eMTC模式时,采用所述eMTC模块执行所有业务;
当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至Auto模式时,同时采用LTE模块和/或eMTC模块执行所有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智能终端上集成LTE模块、eMTC模块和模式切换开关实现eMTC模式、LTE模式的动态切换和共存,提高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模式切换和模式管理模块;
当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至所述Auto模式时,所述模式切换和模式管理模块检测当前工作的模块的信号质量、业务速率和电池剩余电量,并根据所述信号质量、所述业务速率和电池剩余电量进行当前工作模块的切换。
这样,在智能终端处于Auto模式时,可以通过信号质量、业务速率和电池剩余电量的值判断是否需要在eMTC模式、LTE模式或两者共存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新长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新长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8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