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963.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3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昊宝 |
主分类号: | A23L7/109 | 分类号: | A23L7/109;A23L11/00;A23L33/10;A23L33/115;A23L7/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健 功能 面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酸浆面条是由小麦面粉、绿豆面粉、大豆油、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食盐及酸浆水配制而成;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配制酸浆水;再把小麦面粉和绿豆面粉各半加水和面,切成细面条;在锅内先放大豆油烧热放姜末、葱花炒香后,把配制好的酸浆水倒入锅内,烧开后放面条;待面条煮好后,将葱花、五香粉、味精、食盐用芝麻油调匀入锅即可。酸浆面条是我国中原地区老少都喜欢的地方美食,酸浆面条风味就是酸、香、辣、油而不腻、温度适宜、面白味美、酸鲜可口,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开胃、预防伤风感冒等功效;特别是在夏季食用,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成为夏季最佳美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方食品,涉及食疗养生保健研发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食疗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为本的世纪,因为健康是人生最大财富,有了健康,就有未来,就有希望,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早在2400年前,《黄帝内经》已精辟指出,“上医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说明了重视预防疾病发生的道理,同在2400年前,“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指出,“我们应以食物为药,饮食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药食同源”理论源远流长,中医历来强调“药补不如食补”,特别是一些地方美味小吃,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更需进一步研发利用。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研制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的酸浆面条是我国中原地区老少都喜欢的地方美食,主要原料由小麦面粉、绿豆面粉、大豆油、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食盐及酸浆水加工而成的地方美味小吃,其功效互补,各显其功,所做出的酸浆面,风味就是酸、香、辣、油而不腻、温度适宜、面白味美、酸鲜可口,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开胃、预防伤风感冒等功效;特别是在夏季食用,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成为夏季最佳美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其中,所述的酸浆面条是由小麦面粉、绿豆面粉、大豆油、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食盐及酸浆水按重量份计:小麦面粉200~300份、绿豆面粉200~300份、酸浆水1500~2500份、大豆油4~6份、食盐1~3份及调料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适量配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其中,所述的酸浆面条是由小麦面粉、绿豆面粉、大豆油、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食盐及酸浆水按重量份计:小麦面粉250份、绿豆面粉250份、酸浆水2000份、大豆油5份、食盐2份及调料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适量配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其中,所述的酸浆面条是由小麦面粉、绿豆面粉、大豆油、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食盐及酸浆水按重量份计:小麦面粉200份、绿豆面粉200份、酸浆水1500份、大豆油4份、食盐1份及调料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适量配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其中,所述的酸浆面条是由小麦面粉、绿豆面粉、大豆油、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食盐及酸浆水按重量份计:小麦面粉300份、绿豆面粉300份、酸浆水2500份、大豆油6份、食盐3份及调料姜末、葱花、五香粉、味精适量配制而成。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酸浆面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配制酸浆水,把小麦面粉用冷水拌开,然后倒入沸水中并充分搅拌均匀,再放入包菜或再加入白醋,加盖,24小时制成酸浆水,沸水和白醋的比例为1000∶1;
步骤2)取小麦面粉和绿豆面粉各半,在面粉里加食盐用水和面,切成细面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昊宝,未经吴昊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