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听器的回声消除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005.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9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廖芙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芙蓉 |
主分类号: | G10L21/0216 | 分类号: | G10L21/0216;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86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声消除 回声消除技术 自适应滤波 收敛 改进 数字助听器 仿真实现 仿真实验 分析比较 工作原理 回声产生 算法应用 原理框图 助听器 传统的 非连续 计算量 算法 陷波 研究 保留 | ||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是LMS算法经过近1000次的迭代能够到达明显收敛的效果,因为输入的白噪声的采样频率为8000HZ,所以可知LMS算法要达到收敛,所需的时间应该为125ms左右,然而在实际的回声消除系统中,常常只有50ms左右的中断间隔,因此说明LMS算法满足不了数字助听器对收敛时间的要求;对于NLMS算法,它的收敛速度也明显要比LMS算法的快,然而它到达收敛时,所需要的迭代次数为400次左右,也就是50ms,此时也仅仅是与中断间隔一致,仍然无法很好的保证助听器的正常运作;是基于LMS算法的回声消除后的语音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芙蓉,未经廖芙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0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